奪是全面性的,其中包括天然石油、頁岩油和人造石油。在這些資源中掠奪最為突出的是撫順的頁岩油。“九·一八”後,透過不斷擴建頁岩油廠逐步提高了生產能力。
1931年生產粗油6。3萬噸,1935年增至14萬多噸,1936年計劃達到30萬噸左右。
此外,日本還透過“滿洲鹽業股分公司”壟斷了東北的鹽業生產,僅1937年運往日本的海鹽即達55。5萬噸。
3。對農業資源的掠奪
日本對東北農業資源的掠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進行移民侵略;二是大量掠奪農產品。
早在“九·一八”事變前的1915年,日本就開始向其霸佔的旅大地區即“關東州”移民。“九·一八”後,日本為確保其經濟掠奪,並擴大侵略勢力,同時也為了緩和國內的階級矛盾,開始掀起向中國東北移民的熱潮。
1932年初,日本拓務省擬定了《滿洲移民計劃大綱》,確定了移民侵略方針。同年6月,日本議會透過了《移住適用地調查費》等法案;8月又透過了《第一次五百滿洲移民費追加預算》,撥出了用於移民的經費。由日本退役軍人組成的第一批武裝移民團429人,於1933年3月到達佳木斯附近的永豐鎮。這種武裝移民到1936年7月為止,共移來5次,2900戶,7296人。
為給移民霸佔土地創造條件,日偽從1936年起開始實施為期8年的所謂地籍整理計劃。準備投入550萬人員和6000餘萬元經費,對全東北130萬平方公里中的72萬平方公里的田野和3000萬宗民地進行所謂整理。
1936年8月,日本新成立的廣田內閣更把移民侵略列為七大國策之一,日偽也把它吹捧為偽滿的三大國策之一。日本當局除了組織“海外拓務委員會”、“滿洲移民協會”、“滿洲拓殖股分公司”等移民機構外,還擬定了《滿洲農業移民百萬戶移住計劃》草案,確定了《日本移民土地使用整備綱要》。新的移民計劃,以20年移民100萬戶為目標。從1937年起每5年為一期,第一期10萬戶,第二期20萬戶,第三期30萬戶,第四期40萬戶。
100萬戶移民準備霸佔土地1000萬町步'每町步約合99。18公畝。'(約合9。918億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