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全境海陸雙方之制海權與制空權,並阻止敵人由馬來亞新加坡等處增派援軍由仰光入緬接濟。倘英方能為之,則緬甸戰役甚簡單,勝利自可操券,倘英方不能為,則失敗亦可預卜。惟此次不反攻則已,一旦反攻,非勝不可,絕不能再受第二次之挫敗。”'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2編,《作戰經過》(3)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年版,第355頁。'
中國對於史迪威與韋維爾商定的反攻緬甸方案,雖然是有條件贊同,但其準備卻不遺餘力。駐印軍兩師(新編第22師、新編第38師)在印度蘭伽加緊訓練,準備反攻。國內預定各參戰部隊,也紛向滇西方向秘密集結,進行部署。史迪威亦於12月2日致電馬歇爾,請美國履行援華諾言,速調驅逐機兩隊、中型轟炸機一隊來華,並將中印空運量由每月3500噸增為1萬噸。
經過中、英、美三國的磋商,三方同意在1943年春季發動代號為“安納吉姆”的作戰行動,進攻緬甸。這一行動的目標是從印度阿薩姆的利多打出一條通道,同滇緬公路連線起來,以打通進入中國的補給線。整個反攻緬甸的攻勢由中國軍隊負責的從印度的利多和中國雲南進攻緬甸北部的攻勢,以及由英軍負責的從西部進攻奪取緬甸的實兌(阿恰布、若開)再進軍親敦江的攻勢組成。兩棲作戰行動則未予明確,也未完全否定。上述協議,使收復緬甸的目標變為只是收復緬北。儘管如此,韋維爾仍於12月7日突然通知史迪威“取消緬北作戰”,英軍將只用3個師攻佔實兌和在親敦江組成一條防線以保衛印度,對反攻緬甸則不願作任何承諾。
與此同時,馬歇爾則給史迪威增撥6。3萬噸物資和派遣6000人從事築路等任務的勤務部隊,以示對緬北攻勢的支援。
(二)卡薩布蘭卡會議與收復緬甸計劃
1943年1月14日至23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及美、英軍首腦在北非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舉行會議。由於戰勝德、意法西斯已大有希望,英美雙方遂將亞洲太平洋的對日作戰列入重要議程,而反攻緬甸乃被列為對日作戰的主題之一。但是,討論亞洲對日戰略的卡薩布蘭卡會議竟沒有邀請中國參加。會上,美國陸海軍負責人馬歇爾和歐內斯特·金上將堅持主張在11月開始實行強大的緬甸攻勢。他們認為:“由英國在緬甸南部和中國在北部的聯合進攻將牽制南太平洋的日軍調往緬甸”,“這可以防止太平洋的一場災難,否則就會斷送歐洲第一的戰略。緬甸攻勢還能打通進入中國的陸上通道,以便集結空軍部隊打擊日本。”'〔美〕羅伯特·達萊克:《羅斯福與美國對外政策》(1932~1945)下冊,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550頁。'
美國軍事首腦決心要讓英國承諾在1943年秋季發動緬甸戰役。因為此時太平洋上的美軍正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和新幾內亞的叢林中與日軍進行曠日持久而代價高昂的爭奪戰,這使他們認為,經過從澳大利亞向北伸展的一系列島嶼來進攻日本,遠比從以中國為基地攻擊日本困難,擊敗日本的唯一經濟的辦法就是動員中國巨大的人力資源來對付日本。正如馬歇爾所說:“美國‘吃不消再來一次巴丹戰役’。如果使日軍在中國處於被動,我們就可以減少在太平洋的危險,發動對德作戰。”'〔美〕巴巴拉·塔奇曼:《史迪威與美國在華經驗》下冊,商務印書館,198冬年版,第509頁。'
但羅斯福決定優先考慮從中國發動空中打擊,然後才是緬甸攻勢。
英國方面仍對這樣一次戰役的消耗補給和所能收到的效果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無法提供在緬甸南部進行兩棲攻擊的艦艇,而且懷疑盟軍在北部能否克服補給和醫療保障的能力。他們還擔心這樣的一場戰役可能成為一次全面規模的作戰,從而要抽調和分散其他戰場的供給。
在美國方面的強烈要求和答應從太平洋的美國供應機構提供登陸艦艇的情況下,美、英最後達成了關於“安納吉姆”作戰計劃的決定:
(1)備攻日期,暫以1943年11月15日左右為目標。
(2)反攻日期,俟1943年夏間決定。
卡薩市蘭卡會議一結束,羅斯福和丘吉爾立即派遣由美國陸軍航空司令阿諾德上將、美國空軍補給司令薩默維爾中將和英國聯合參謀代表團團長迪爾爵士組成的特別代表團火速飛赴中國,向蔣介石通報會議情況,並謀求蔣介石對會議決定的對緬甸和中國作戰計劃的支援。
阿諾德等在途經印度時,與韋維爾、史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