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4 / 4)

小說:中國抗日戰爭史 作者:一半兒

主力開赴永城、渦陽、蕭縣三角地帶,以團為單位,分割槽開展地方工作,組織地方武裝。

1939年底,遊擊支隊改稱新四軍第6支隊,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所轄部隊除第1、第2、第3團及第1總隊外,新增由地方武裝改編的第2、第3總隊,共1。2萬餘人。此後第6支隊大力進行根據地的擴大和鞏固工作,抽調幹部充實永、夏、蕭、宿、毫五縣政權,建立“豫皖蘇邊區聯防委員會”作為邊區的最高行政機構;以主力部隊北上商丘、寧陵和碭(山)南等地開闢新區,成立了碭南縣政權,發展和擴大地方武裝,先後成立永城、蕭縣,宿縣3個獨立團。

1940年3月中旬,日偽軍2000餘人“掃蕩”永、蕭地區,遭到失敗。4月1日,日偽軍又集中3000餘人,對永城東北地區進行反覆“掃蕩”。第1總隊及第3總隊一部與敵激戰終日,斃傷日偽軍300餘人,挫敗了敵人的進攻,但第1總隊也付出了重大代價,總隊長魯雨亭以下200餘人犧牲。在連續打破日偽軍的“掃蕩”後,豫皖蘇邊抗日根據地進一步鞏固。

五、新四軍、八路軍協同開闢蘇北

(一)八路軍一部南下

1939年11月11日,劉少奇致電中共中央書記處,提議在一兩個月後,遊擊支隊主力部隊及豫皖蘇省委幹部抽一部,到津浦路東去創造蘇北根據地。11月19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在給劉少奇、彭德懷的電報中表示“完全同意”,並指出:“整個江北的新四軍應從安慶、合肥、懷遠、水城、夏邑之線起,廣泛猛烈的向東發展,一直髮展到海邊,下到海邊決不應停止。一切有敵人而無國民黨軍隊的區域,均應堅決的儘量的但是有計劃有步驟的去發展。在此廣大區域,應發展抗日武裝(正規的與地方的)5萬至10萬人槍,惟須指導下級避免與韓德勤的基本區域發生衝突”。

12月至1940年2月,劉少奇主持召開了三次中原局會議,研究了華中發展的戰略方向問題,認為向西發展受第1、第5戰區限制,且容易引起中間勢力的疑懼,政治上不利;而向東發展,開闢蘇北,政治上有理、軍事上有利。因此確定向東發展,開闢蘇北。

1940年春,國民黨頑固派強令江北新四軍南調。3月初開始,國民黨頑軍先後進攻皖東津浦路西和津浦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