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4 / 4)

餘萬士兵全數潰敗。

訊息傳至長安,引起強烈震撼。

之後,玄宗皇帝決心棄守長安,避走蜀地。

我收到避難訊息,是在十三日拂曉之前。

傳旨使者告知一刻鐘之後將撤離長安,前往蜀地,要我趕快準備。

此行只准攜帶必要物品,不得通知任何人,務必緊守秘密——

使者又說,以玄宗皇帝、楊貴妃為首,一行人包括貴妃之姊虢國夫人、宰相楊國忠、高力士、韋見素、魏方進、親王、妃嬪、公主、眾皇孫,以及龍武將軍陳玄禮所率領的禁衛軍,總計三千餘人。

居住於宮外者,即使皇親貴族,也不得告知原委,全數秘密遷離。

天色尚暗之際,我們一行人已聚集在延愁門前廣場。

玄宗皇帝騎馬,楊貴妃乘轎。

我也騎馬,其他人幾乎都是步行。包括皇親貴族、侍女、家眷、宦官,以及士兵們。

細雨霏霏中,隊伍出發了。

每人臉上均浮現不安表情。除了宮中人士,無人知曉御駕出行之事。來自倭國的我混雜其間,想來真是不可思議啊。

坐在馬背上搖搖晃晃出宮的我,內心與其說是不安,不如說是對留下的眾人深感愧疚。這些人當中,有許多都是我的摯友或曾經關照過我的人。

雖說時間匆促,事出無奈,此事卻一直讓我耿耿於懷。

倘若日後再有機會重返長安,大概也不能像從前一般互相往來了吧。

早朝進宮的官員,看到悄無一人的皇宮時,必定要大驚失色。

事實雖如我所料,那天宮裡卻也發生了一件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事。

日後聽人轉述,據說,首先掠奪空蕩蕩的宮廷財物的人,既非安祿山,也非安祿山計程車兵,而是與我們關係密切的人們。

他們由於遭到背叛的憤怒、惶恐,面對堆積如山的財寶,抑止不下心中翻攪的慾望,確屬情有可原。我們實在無法憎恨任何人。

因為,打從一開始,我們便拋棄了他們——

我們一行人渡過架設在渭水上的便橋。

那時——

“為避免追兵趕上來,把這座橋燒掉吧!”

宰相楊國忠正要下令兵士如此做時,玄宗皇帝本人卻出面制止了。

“燒掉這座橋,追兵或許趕不上來,可是,百姓們也要逃難時,沒有橋該怎麼辦——”

因為皇上這句話,橋未被燒燬。遭逢亂事,終於又讓皇上恢復了昔日的仁心。

然而——

隨著前進步伐,隊伍人數一人、兩人地逐漸減少,許多人都背棄皇上,自行逃竄了。

其中不乏皇親與士兵。

宦官王洛卿,原為先遣隊伍,就在皇帝一行人越過縣界,準備安頓休息之際,他卻逃走了。不僅我們,連皇上也受波及。正午時分,一時之間竟找不到一絲食物果腹,情況十分淒涼。

然而,為人臣子者,豈有追究皇上之理。貿然責難,恐有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