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那是一個罪孽深重的人刻的。";
";有可能,那倒還可以打發許多時間。";
";但我想他應該不僅僅是為了打發時間,他應該是有感而發的。";一號牢友情緒有點激動。我開始仔細思考起來,我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話確實是膚淺了點。
";我是深有感觸的。";他沒等我發表見解便說道。我更加不好說什麼了,如果是要求他說出自己的感觸,或自己以前的經歷,那又像不太禮貌,畢竟,我和他還只是第
一次真正地交談。
";你可以聽聽我的故事嗎?有些事悶在心裡,真的很難受。";他對我說。我說好,並且做一幅很樂意的樣子,但事實上,我還是有點擔憂的,如果他的故事平淡,或者根
本算不上是故事,那我聽下去,無疑是一種活受罪,而不聽下去,又顯得沒有禮貌。
他在得到我的同意後,就開始了他的故事。
'附註'
'我們非常清楚這樣的一個情形:通常當一群彼此陌生的人因為某種天意或緣分而相聚在一起時,他們會彼此試圖著尋找可以談論的話題——如果他們不具有心理變態傾向的話,但是,隨著時間的逝去,他們的熱情會漸漸變冷,他們的表情會越來越淡——假如他們沒有找到共同的話題與語言。
但是,話又說回來,他們能聚在一起,是經過命運(時間與空間)的篩選的,能篩到一塊兒,必然會彼此有些共同之處,故根據此理論可以推斷:凡是聚在了一堆的人或動物,他們(它們)必然有共同的話題或共同
的語言(同養在一個農婦家的貓與狗的共同話題是“農婦這個人怎樣”,
“她所給的食物怎樣”等等,可惜的是,它們沒有共同的語言。
用如此累贅的言辭來說明一個不怎麼算道理的道理,是為了保證接下
來幾個故事誕生的合理性,因為它們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