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1 / 4)

小貓三四十隻上街,反映王室無人理會,衝擊可能比戴妃之死更嚴重;假如出現半世紀前為丘吉爾送葬的25 萬人,則可謂“基本盤”。

最後,有20 萬人排隊到靈柩致敬,葬禮當日則有過百萬人出席。喪母的女王被群眾拍掌鼓勵,放下心頭大石,喜形於色,終於拋開冷酷到底的訓練,不但主動發表電視講話、四處和群眾交談,更公開以乳名Lilibet—不是電影菲利普親王對她*的暱稱“捲心菜”(Cabbage)—送道別卡予母親,一切都是為了展示人性一面,以示王室不但從戴妃喪禮復原,更要洗脫舊世代的心理烙印。

假如我們厭倦了二元對立,立場相對中立的《獨立報》對英國國民心態的宏觀評估,最值得我們深思。該報評論認為如何響應戴妃之死、太后之死,都反映網際網路興起後,“前資訊代”和“後資訊代”的角力,認為各派政客、賢達、社運人有意識地透過評論王室來參與歷史。但在新世界,民眾的資訊消化力變得麻木不仁,太后駕崩、阿拉法特被逐、香港聯匯波動、好萊塢電影,都是用完即棄的“資訊”。“資訊”—包括公眾人物之死—對新人類的棒喝能力是有限的。也許“爭端”本身連同常態政治生活,已是過時。網上大世界成為霍金口中的“有限而無邊”宇宙,國土、英雄都虛妄起來,實景世界泡沫化,真實的領袖無論是否有真實的權,都對真實宇宙影響有限,不容易振奮真實的人心。這樣大的挑戰已超越君主立憲,變成整個人類政治社會的議題。英女王透過個人挑戰、完成歷史任務,在這樣的年頭已屬難能可貴。

延伸影畫:

* 《Princess in Love》(英國/1996)

* 《傳奇女王伊麗莎白》(Elizabeth)(英國/1998)

延伸閱讀:

* 《Lilibet: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Elizabeth II》(Carolly Erickson: London/ St Martins Press/ 2003)

* 《The Monarchy and the Constitution》(Vernon Bogdano: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 想看書來

非常女婿(Meet the Fockers)

時代背景 公元2004 年

地域背景 美國

電影製作 美國/2004/110 分鐘

電影導演 傑伊·羅奇

電影編劇 詹姆·赫茲福德/ 蒂姆·萊斯姆森/ 文斯·梅格里奧

電影演員 本·斯蒂勒/ 羅伯特·德尼羅/ 達斯汀·霍夫曼/ 芭芭拉·史翠珊/ 特莉·保羅/

布萊思·丹納

劇情簡介 格里格和帕姆已經決定結婚,而婚禮就在六個月之後舉行。在婚禮之前,女方的家人應該與男方的家人見一見面,於是,以父親傑克為首的布萊恩夫婦帶著全家和忐忑不安的格里格,開著自己的新房車去拜會福克一家。然而當布萊恩夫婦與格里格的父母見面之後才發現,事情原來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簡單……

美國保守主義Vs自由主義大戰

在美國極賣座的喜劇《非常女婿》是《拜見岳父大人》(Meet the Parents )的續集,最大賣點是集合三大老牌影帝影后羅伯特·德尼羅、達斯汀·霍夫曼、芭芭拉·史翠珊同臺演出。對遙遠的我們來說,這可能純粹是家庭倫理溫馨搞笑片,但對美國人而言,《非常女婿》比《特務親家》(White Collar )等同類電影更精警地捕捉了布什上臺以來國家兩極化的社會生活,男家和女家分別代表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信徒,全片不談政治、卻充分政治化,隱喻處處,本土觀眾深有共鳴。相信這才是電影比第一集更賣座的主因。

女家CIA和男家CLIA的白描

作為兩大思潮較量的起點,電影有話出腸的角色扮演設定。上集已出場的女家父親傑克.布萊恩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退休人員,思想守舊,重視家庭生活,大家長作風,不接受婚前性行為,反對未婚產子,更不用說墮胎,這些都是美國保守主義近年和宗教勢力結盟後鼓吹的道德觀。他擔心親家的職業和作風,會影響自己的名聲,持強烈精英主義,信奉社會階級(幸好男家的開放雙親畢竟是律師和醫生),不喜歡說多餘的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