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名相丘吉爾,據二人研究,原來同樣患有焦慮症。丘吉爾患病的成因據說包括:(1)童年時家道中落,缺乏家庭溫暖,造成“戀奶媽情結”;(2)有輕微語障,不能操標準牛津腔,令他在傳統英式貴族家庭裡感覺不夠貴族;(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歷敗仗,導致自信心嚴重受損。丘吉爾在二戰前是公開的墨索里尼崇拜者,曾說“假如生在義大利就會加入法西斯”,二戰期間做出過大量*指令,經常提出暗殺敵人、狂轟平民一類非常舉措,冷血無情的指數直逼希特勒,原來都是“病”。難怪不少史家認為,他雖然保衛了英國,但他的“病”也多次讓英國走到毀滅邊緣,全靠身旁的顧問和醫生力挽狂瀾。相對而言,丘吉爾始終比希特勒幸運,因為希特勒的存在,就是丘吉爾的病的最佳解藥,唯有他的頂級瘋狂,能夠讓丘吉爾的次級瘋狂有機會合法地、英雄地發洩。二戰結束後,丘吉爾多次承認,這讓他“很失落”,因為真正的“醫生”已一去不返。嗯,這是多麼的令人同情啊!
單看上述檔案背景,可以說丘吉爾雖然是大英貴族,但他的童年陰影和成年行徑,豈不是和侍母至孝(Vs。 戀奶孃)、出身貧寒(Vs。 家道中落)、一戰戰敗(Vs。 在戰勝國打敗仗)的希特勒大同小異?所以英國人不但對希特勒有戒心,對丘吉爾其實同樣有戒心,認為這位“病人”根本是不適合治國的。戰爭過後,丘吉爾立刻被洞悉世情和理性的英國選民拋棄。然而,《拜見丘吉爾》是不會面世的,因為一方面,諷刺英國戰時制度的黑色幽默沒有多大市場;另一方面,丘吉爾已成為世界英雄,把他的“病”無限誇張地惡搞又顯得政治不正確。成王敗寇,對病人而言,也是金科玉律。
貓哭老鼠Vs老鼠愛上貓:“最後解決”的玩笑
《拜見希特勒》另一個希望營造幽默感的諷刺物件,是那種幹什麼都要填表的日耳曼官僚主義。表面上,這似乎是德國的民族性,和納粹無關,但電影要說的,正是納粹反猶主義必須和德國官僚主義的傳統結合,才會變成“將人化為數字”的僵化管理,才能把慘絕人寰的暴行輕描淡寫地執行。將殘酷的現實和兒戲的決策過程、從容的領袖風範並列,從而帶來巨大反差,理論上,這是很“幽默”的。例如電影的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多次神態自若、故作輕盈,對那位協助希特勒演講的猶太教授格林巴姆說:“嘿,屠殺猶太人的‘最後解決’那件事,請不要介意”,還叫他“看開點”、“大度點”。希特勒也對他說“最後解決”的事,“其實與我無關,我也曾提議將猶太人送到別的地方,好像馬達加斯加”(這倒是真有其事)。戈培爾和黨衛軍領袖希姆萊更拿出印上不同集中營影象的撲克牌,“仁慈”地讓主角選擇要拯救哪座,不過“詼諧”效果就不及布什通緝伊拉克薩達姆政府高層的撲克了。
畢竟,“最後解決”實在太血淋淋、非理性,戈培爾、希特勒的話就算更“有趣”,觀眾都難以相信其他德國人有資格發放相同的“幽默感”,只會覺得這是少數當權派直截了當嘔心的邪惡。這是貓哭老鼠、一切佈局都由強勢的貓主導,而不是老鼠主動愛上強勢的貓,沒有什麼命運弄人的喜劇感。與另一部同一班底製作的電影《再見列寧!》相比,後者才算符合黑色幽默的定義,因為片中的專制當局沒有直接染血,行為的荒謬沒有令人那麼沉重,而且電影有力地解釋了何以有普通*德國老人會真心相信共產主義,黑色幽默的發揮也就有了群眾基礎的普遍性,觀眾容易相信主角的經歷縱然誇張了點,但起碼精神不假,而且具有相當代表性。假如我們要做歸類習作,《再見列寧!》也許有點後現代,《拜見希特勒》卻顯得超現實。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納粹式數目字管理應怎樣幽默?
其實,希特勒治下的納粹式數目字管理曾做出不少“創見”,值得喜劇作家大書特書。例如納粹曾下令進行優生學“實驗”,以測試雅利安人種是否真的比其他人優越,實驗內容由讀書識字到性生活無所不包,內裡的荒誕、實驗方法的反智(對於智性、知識的反對或懷疑),都將史家黃仁宇所言的“數目字管理理論”發揮到極點。怎樣將極左和極右加以比較,相信也會是黑色幽默的好素材。
《希特勒萬歲,豬死了!》記述了以下一個真實的幽默小故事:有位德國天主教神父,大力反對希特勒青年團干涉教會的教育,被納粹黨員當面批評說“沒有兒子的人就不要談什麼教育”,神父立刻響應說“我絕不容許任何人在我的教堂內諷刺元首”,從而刺中希特勒缺乏家庭溫暖的死穴。這些幽默,應比《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