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沒有什麼朝代,自長城建成之後,還能越過長城,向外開拓疆土。歷代,皆是守成之局,從無反擊之勢。據天險之憂,反倒被動,歷代只有讓人越長城而入,而下蕩掠,而從無向塞外開拓的可能。
這一個道理何解?直到千年之後才明白,所有的天險皆為死地,持守必死。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唐朝與漢朝為歷史最強大的朝代,原因他們之前一直歷受突厥狼騎和匈奴人的瘋狂劫掠,受去長城的庇護,漢民族受盡劫難,他們熱血才知道的覺醒,爆發,就像千年後的世界列強的洗掠和入侵,長城不再,才有千千萬萬的中國人覺醒,才有千千萬萬的漢人之魂爆發,沸騰。
世界歷史長河裡也同樣,沒有永遠強盛的國家,沒有攻擊不下的要塞或者城堡。
世上,沒有絕對的防禦。
三國時有當時的天下最智者諸葛武侯,但一旦入蜀,坐守蜀地天險,也計無所出,後半生無法向中原寸進。那個道理也是同樣,因為蜀地太險太富饒,太容易守禦,結果把整一個蜀國所有人的熱血和鬥志等消耗盡。雖然諸葛武侯一直想出兵中原,提升兵眾戰力士氣,可是一直有據險而守之優勢,使每況愈下,結果曾經盛極一時的蜀國在平庸安樂和驕奢淫逸中滅亡了。
眼前,這一個東都洛陽也是如此,一旦誰人困受城中,縱然天下莫敵之強軍,也難消耗三十丈城牆的困縛和消耗。
徐子陵深深明白,洛陽城絕不可守,否則必死,現在李密進洛,那必然是瓦崗軍滅亡的開始。
《拯救大唐MM》第三百九十八章 劫糧奇談
陳智略和樊文超原是李密的前鋒,但洛陽城陷之後,他們兩人分配到邙山老君觀下翠雲谷調撥軍糧。
一路無事,但是久歷沙場的兩人隱隱著得有些古怪,因為太平靜了,有種風雨欲來的那種讓人心驚肉跳的平靜。可是又走了三天,還是無事。兩人眼看洛陽在望,終於鬆下了一口氣。
只要繞過前面的樹林和洛河分支,就可以進洛陽城的控制範圍了。
陳智略派出百人小隊,四周搜尋。又派出十數人,火速向洛陽方向請求派兵護佑,他可不想在這一個節骨眼的時候出點什麼差錯。樊文超一路押軍在後,以三千精兵和五百精騎一直在後押行,護佑著整支糧隊。糧隊裡有著調撥來的三十幾輛大車,足夠整個洛陽的人吃上十天半月的,所以陳樊兩人格外小心。
剛剛好不容易在一道搖搖欲墜小橋上渡過洛水的分支,整個疲憊不堪的車隊還來不及鬆一口氣。
斥候就火速回來稟報,在後面十里,發現敵人有數千人之騎正在接近。這一個訊息差點沒有把樊文超嚇一大跳,在這一個節骨眼的時候,敵人還真的出現了。
幸好還有十里之遙,還來得及做些佈置。
“拆橋,把小橋拆了。”樊文超馬上做出反應道:“所有的木板一片不留,統統燒燬。通報全軍,加強戒備,前軍加速行駛,陣型絕對不能打亂,中軍護好兩翼,後軍押陣護佑。”
樊文超一個一個指令快速傳播出去,命令有如一塊大石,在疲憊的瓦崗軍當中激起了一陣漪漣。
所有的人馬上就意識到。敵人正準備偷襲。
敵人來了。
前面的陳智略一聽,再派出十騎斥候。拿了自己的寶劍,讓他們去洛陽城下的兵營求援。此處離洛陽不過十里,只要再過來一片稀林,就可以順著官道直抵洛陽。在此刻。無論如何也不能出什麼差池啊!
近兩萬瓦崗軍雜兵工兵迅速武裝起來,從中挑撥了兩千人馬,貼身車隊護備左右,其餘計程車兵,則形成一個一個的方陣,沿途保護。前軍三千人和兩百騎開路,後面,五千人和五百騎押後防御。整一個車隊,正加速向洛陽方向長驅直入。只要可望及洛陽,那麼敵人勢必知難而退。
後面地千人騎疾風般趕製,緩慢的車隊還沒有走出兩裡。就讓他們自後面趕上了,如果不是後面還有一條洛水地支流。那麼相信車隊必然受到他們的騷擾。
瓦崗軍很慶幸兩位將軍的謹慎和警覺,如果不是及時發現敵人,拆去小橋,那簡直馬上就會讓敵人追上。
樊文超派出十幾個最大膽的斥候,在河岸地一直監視著對方地舉動。
陳智略則盡力讓車隊行進得更加迅速些。那千人騎受阻於洛水支流,那十丈左右的河面阻擋了他們的來勢,不過他們沒有死心,沿途向下流搜尋過來,以圖找到另一個渡口。可是河水攔得住馬,卻擋不住人,特別是武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