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1 / 4)

小說:回到清朝當大官 作者:

而以後張再興一為首的另一派則相反,他們認為:現在沒有攻下來的都州府和泉州府都是大府,要是換做以前的小府,那也有八個府,地盤也就不小。同時,敵軍的赫利還有烏金現在都meishi,他們才是北沙的權力核心,所以,應該繼續按照原先的策略攻打下去,因為,糧草也可以從當地解決了,朝廷的負擔自然就小很多。

李序然能聽的出來,他們的爭議焦點就是:還是否應該在北沙派這麼多兵,而一旦要減兵,那是否還有留他這個元帥的位置?

而皇上似乎也沒有主意,李序然不知道他是真的沒有主意還是故意在dengdai著什麼,難道?是dengdai他說什麼嗎?

李序然的心裡很清楚,這件事情上他是最有發言權的,只有他親自領教過赫利和烏金的招數,雖然他們還這次損兵折將很多,剩下七萬多,但都城還有五萬守軍,摩薩國邊界還有二十萬駐軍,加起來依舊超過了三十萬,讓他們來投降簡直是痴人說夢。

況且,現在北沙的百姓根基還不是很穩,要是再有什麼大的變數,民心隨時可能有浮動,甚至chuxian逆反的狀態,這一點在當下,要比多攻幾個城池,多殺幾萬敵軍要重要的多了。

想到這裡,李序然準備站出去,他要把北沙的實際qingkuang向他們說清楚,免得釀成大錯。

可就在李序然要邁腿的時候,門外傳來了急報。

這在朝會中是很少見的,皇上覺得很意外,當下應該沒什麼大事吧?但他知道一定是事關重大,便叫人去kankan是怎麼回事,便叫公公當朝把急報念出來。

結果,他們得到了一個很意外的訊息:

北沙那邊傳來急報:赫利糾集六十萬大軍,由烏金作為元帥,向大鄴府攻來,朝廷大軍架起了火炮和敵軍對峙,求朝廷明示,並急盼李序然儘快歸營。

六十萬大軍?赫利那來的這麼多兵馬?李序然感覺zi站都站不穩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五章 路遇故屬

六十萬兵馬?李序然很難正視這個訊息,但他知道這是不會錯的,謊報軍情可是要殺頭的,那個將領也不敢冒這個險,沒有確切的把我是不會這樣說的。

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李序然剛才給朝廷報的是烏金這次在大鄴之戰中損失了十三萬兵馬,所以,現在包括在摩薩國邊境的二十萬大軍,烏金實際上的兵力也就是二十萬多,他不可能有六十萬的兵馬。

那麼,一個問題在李序然的心裡閃出來:朝廷會認為他是在謊報軍情嗎?

皇上見到這個樣子也說不成什麼了,便宣佈退朝,只叫了軍機大臣和他在尚書房議事。

經過他們一說,李序然才鬆了口氣:原來,是赫利指派烏金去鄰國也就是摩薩國搬了救兵,結果,摩薩國的國王還同意了他的請求,給了他四十要兵馬。

這樣一來,烏金的兵力立刻就多了起來:原先就有近三十萬的兵馬,現在有多了四十萬的援兵,總共加起來已經有七十萬大軍了。他在都州府留了十萬駐軍,剩下的六十萬將士全部到了戰場上,大鄴府邊上的空地上黑壓壓的一片,六十萬大軍圍的水洩不通。

李序然的心裡很清楚,現在自己在大鄴府的兵力也就是二十萬多,同時,他這個三軍大元帥也不在軍中,無論如何是不可能打過這六十大軍的。

現在只有依靠火炮了,這種武器可以遠距離的射擊,烏金的兵力就是在多也不敢拿他們當炮灰吧?更何況這裡面有一大半還是從鄰國借來的兵力呢。

李序然的心裡特別著急但是,他還不能說出來,從剛才在朝堂上的情況來看,皇上似乎對這件事另有安排,只是,他不知道這個安排是什麼。

是的,皇上是有安排。但是,現在發生了這樣,就是有安排也不敢安排了:從當下的戰況來看,還有誰比李序然當這個元帥更合適呢?不說他的戰績和在軍中的威信。就說對北沙的瞭解,對赫利和烏金的瞭解,單就這一點無人夢比。

果然如此,皇上也沒有說什麼,軍機大臣也沒發表什麼,大家很快就商量的有了結果,結果就是李序然便再次接到歸營的命令。

至此,再沒有必要爭論是否還要繼續北征的話題了,這時,李序然想起了一個詞:紙上談兵。這些朝中的大臣養尊處優,那裡能知道戰場中的艱難呢,他們能談出什麼呢。

就這樣,李序然再次踏上了北征的路,和他一起隨行的五千將士也得到了獎賞。每人都得到了金銀,還有御酒,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