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好人,我們是抓了不少匪,甚至最後審完後砍了不少人頭。可是,我們也放了不少人,你們可以打聽打聽,不少山匪現在對李中堂還念念不忘,說是李中堂讓他們重獲了一次生命。我們一直都是軟硬兼施,能讓改過自新的就不殺,實在罪惡滔天的也不能放啊。各位大人,你們也有妻兒,你們現在咬住剿匪的事不放,來做李中堂的文章,你們覺得能對得起那些被賊匪殘害的百姓嗎?”。
刑部尚書的話起了很大作用,之後刑部左右侍郎也站了出來,他們也是拿著具體的資料和事實在說話,他們必須要極力的挽回局面。
這時戶部侍郎劉士成覺得還有一件事必須要說清楚,於是,他站出來說道:“在下很贊同刑部各位大人的肺腑之言,我是兩次親隨李中堂到地方賑災和推行新政的隨員。方才富中堂說的有人呼喊萬歲的事情,在下當時就在場。那些人根本就不是什麼百姓,他們是化妝成百姓的歹人,而他們的任務有兩個,一個就蠱惑百姓鬧事,另一個,相信大家都沒有忘記,那就是有人要趁亂刺殺李中堂,大家想想,這些人的話怎麼能信呢”。
而站在一邊的李序然一直沒有說話,他以不變的姿勢站在那裡,他的心裡很清楚,現在,他能做的就是靜靜的等待。
眾人說了這麼多,而有一個人,還一直沒有說話,李序然一直在等著,這個人就是同樣頂著大學士頭銜的——楊再興。(未完待續)
第二百零八章 戲園子
百官這樣針鋒相對,似乎誰也說服不了誰。單純說這新政的成與敗,說到什麼時候也說不出個結果,現在卡住李秀序然的不是新政,而是所謂的在兩江和北沙的控制力還有在做欽差大臣時被人喊得那聲該死的“萬歲”。
這一點也是皇上當初沒有想到的。原先以為獎勵或者懲罰他就可以了,現在出現了這種局面,反而讓他左右為難了。
李序然幹出了一些成績,可偏偏這些地方就都是李序然之前任職過的地方,田產確實解決了一些糧食的問題,但確實導致一些投機的人為了新地而荒廢了舊地。同時,這稅賦也不盡合理。吏治確實有改進,可以說是大有進步,但也讓不少官員人人自危。唯獨剿匪這一項,皇上是很滿意的,當然,這是他的立場不同,作為百官之首,他當然希望能永坐江山了。這些匪佔山為王,要是不加控制,時間長了勢力越來越大,就會釀出大禍。
而另外還有一件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那就是李序然現在已經可以牽制佟爾璞他們了,所以,現在不能削弱李序然的勢力。
至於說李序然在兩江和北沙的控制力和威望什麼的,皇上倒覺得沒什麼,畢竟,李序然在這裡呆過,任過那麼多年職,有些舊部也很正常,和當地的官員有些交情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要是沒有的話,反而是他這個人不近人情了。
在皇上看來。唯獨這個喊他“萬歲”這件事他不順心。
不過,剛才戶部侍郎劉士成說了,那是當初有人要殺他才故意引誘百姓這麼喊得。後來也確實發生了李序然被刺的事情,照這樣說,這件事也確實和李序然沒有關係。
想到這裡,皇上心裡有了數,不過,他在決定之前,他還要問問楊再興。這位大學士不說話,似乎也不對啊。
“楊再興。別的大臣都說的熱火朝天的,你怎麼今天一句話都不說?你可是大學士啊”,皇上親自點了他的將。
這時,楊再興站出來說道:“啟奏聖上。微臣之所以一直沒有說話是因為微臣知道,這新政是面向全國的,這麼大的地方,這麼多的人,這麼多事,而微臣又沒有親自去地方,所以,也不知道到底有多難,就像刑部尚書大人說的。我們沒有去過,就不要輕易說話,所以微臣就沒有多說”。
楊再興繼續說道:“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李中堂無論是辦差還是辦案,那都沒得說,微臣認真的翻閱過多處卷宗,那些被查的官員確實都是證據確鑿的。至於那些百姓喊什麼說什麼,那確實有人背後作祟。李中堂上次遇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所以。大家不能把事情全部怪到李中堂的頭上。微臣認為,我們應該多體諒辦差的官員,要不以後誰還敢辦事呢?”。
李序然面無表情,但認真聽著,他這次感覺楊再興的話有些那人耐人尋味,不過,總體上說,還是替李序然說話,為他好。
之後,又有幾位大臣說話了,自然是和楊再興的差不過了,很明顯,都是他的人,他沒說話,自然他的心腹也就不敢說。
至此,各方勢力都算是表完態了,唯獨沒有說話和表態的是李序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