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商品,而且,它們的作用是保持利潤穩定,而不能防止物價上漲。在戰爭爆發時,政府曾實行徵收百分之六十超額利潤稅的辦法,來全面制止投機活動。後來到1940年5月,這一稅率又提高到百分之一百。
在防止通貨膨脹和投機活動的工作中,英國政府所碰到的主要困難之一是,在某些情況下,有必要去考慮利潤的動機,因為利潤可以刺激人們更加賣力。在農業領域,這一點更明顯。增加糧食生產,對於解決從海外輸入物資的問題來說,顯然具有最重大的意義。在1939…1940年的那個冬天,制訂農產品價格的政策,既要貼補生產成本的提高,又要允許農民的收入普遍有所增加。可是,由於缺乏遠見,政府不能區別各種作物的價值,只是籠統地鼓勵生產一切農作物,而沒有鼓勵生產那些從營養角度來看是最需要的作物。它要求每樣東西都出產得多些,農業生產的水平確實是提高了。然而,如果把這種經濟刺激的政策同樣寬大地應用於同作戰努力有極其重要關係的所有其他民生部門的話,那麼,戰時經濟非常可能已經變得難以收拾了。
工資問題是使政府大傷腦筋的問題。工資不僅是生產成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民收入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