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2 / 4)

,首都的每個地區、每條街、每所房屋必須成為一座堡壘。……法西斯的轟炸機現在能在戰鬥機的掩護下出現於這個城市的上空。飛行員、高射炮手以及探照燈人員必須時刻戒備。……對勇敢的戰士來說,坦克沒有什麼可怕。一個有勇氣、有決心的人比一輛坦克更堅強有力。敵人的坦克,我們的炮火能摧毀它,手榴彈能炸壞它,戰壕裡或者窗戶裡扔出去的汽油瓶能使它著火焚燒。……為了我們親愛的祖國,為了我們的莫斯科,我們將頑強而兇猛地戰鬥到最後一息。

到那天,局勢開始顯得對蘇聯十分險惡;然而,實際上蘇聯已經贏得戰爭——或者說得更確切一些,德國人雖然表面上勝利,卻採取了一些步驟,最終導致失敗。丘吉爾寫道:“希特勒入侵俄國,改變了這場戰爭的意義和關係。”德國以一百二十個師的兵力進攻,其中有十七個師是裝甲師,十二個師是摩托化師。有六個羅馬尼亞師包括在他們的南方集團軍群之內。作為總後備軍的另外二十六個師,已經集結,或者正在集結。這樣,到7月初,這支入侵大軍可望至少有一百五十個師,由大約二千七百架飛機支援。這是有史以來投入戰鬥的最龐大的武裝部隊。

據當時的德國總參謀長哈爾德說,從軍事意義上看,希特勒那時候進攻蘇聯是對的。“俄國正在武裝,準備進攻德國……'可是'當然要選擇一個對德國最不利的時刻——換句話說,要在西方又準備好採取行動的時刻來向德國進攻。”不管怎樣,希特勒在進行戰爭中走錯了路。據哈爾德說,他幾乎在每個轉折點都走錯了。莫斯科本身應該列為第一個目標;但是在“巴巴羅薩”計劃中(對這個計劃,總參謀部包括哈爾德在內和希特勒負有同樣的責任),卻要從東普魯士開始行動的北方集團軍群首先出擊,殲滅在波羅的海地區作戰的敵軍,然後佔領列寧格勒和喀琅施塔得。要在這第一階段以後才進而佔領莫斯科地區,這隻有當俄國的抵抗出人意外地迅速崩潰時,才可以證明同時進攻這兩個目標是正確的。

這樣,1941年德國對俄國戰役的演變情況,可以概括為下述一系列事件:(1)最初德軍跨越邊界全面前進;(2)德軍沿著波羅的海集中向列寧格勒推進;(3)斯摩稜斯克戰役以後,德軍向莫斯科的推進暫時停止;(4)德軍轉變方向,結果在基輔取得損失慘重的勝利;(5)入侵者削弱在列寧格勒的陣線,以抽出力量再向莫斯科進軍;(6)包圍莫斯科的德國軍隊失敗;(7)俄國反攻勝利;以及(8)德軍第一次退卻。

在最初四個月中(1941年6月22日至10月中旬)。看上去似乎“巴巴羅薩”計劃將要成功。馮·萊布率領的德軍已經征服全部波羅的海國家,同時馮·包克率領的軍隊已經佔領白俄羅斯。在南線,馮·倫斯德率領的軍隊已經橫掃了差不多整個烏克蘭。到10月中旬,德軍已在列寧格勒…加里寧(特維爾)…莫扎伊斯克…奧廖爾…馬裡烏普爾一線建立起一條陣線。他們即將重新向莫斯科進軍。但是此刻為時已晚,這一著不能成功了。

“巴巴羅薩”這類計劃的毛病是沒有考慮敵方可能採取的對策。俄國軍隊,雖然打打退退,退了再打,卻不會輕易被殲滅,還差得遠呢。馮·萊布的兩支軍隊已經席捲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正取道愛沙尼亞進入俄國,於8月20日佔領北面的納爾瓦和南面的普斯科夫、舊羅薩、諾夫哥羅德。到8月26日,它們已達列寧格勒以南九十英里的盧加。26日,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投降;同一天,芬蘭軍隊佔領維堡(維普里),這是卡累利阿地峽的鎖鑰。從這些陣地,德軍和芬軍開始圍攻列寧格勒;對該城的圍攻於9月8日開始。在這裡,俄國人第一次表現出非常認真的抵抗,在這裡,俄國人以無比的英勇和堅忍不拔的精神繼續抗戰,直到1944年2月戈沃羅夫和麥列次科夫的軍隊到達,這個英雄的城市終於解圍得救。

列寧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是蘇聯抗戰的偉大的三位一體的象徵;而以列寧格勒方面的抗戰最為偉大。列寧格勒是蘇聯防務的支軸,德國人在一開始進軍時未能奪取該城,“巴巴羅薩”計劃就輸掉了它始終無法挽回的一著。棋局開始時一著走錯,就會打亂以後的全域性戰略。正如赫爾莫特·馮·毛奇所說,“初期戰略部署的錯誤,在戰爭的以後階段中無法糾正”。可是這一點當時局外人是看不清楚的,他們大多數人都覺得蘇聯似乎不能倖免。

馮·包克的集團軍群沿著當年拿破崙的路線向莫斯科進攻,一開始取得一些勝利,德國人自稱7月10日在明斯克打了一個大勝仗,俘虜了三十二萬三千人。鐵木辛哥被迫於7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