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3 / 4)

召開的最高國防會議上,捷列基設法在若干問題上使大家取得了一致的意見,例如,匈牙利軍隊要等到德軍越過薩格勒布以後才行動起來,又如,匈牙利軍隊將進入巴奇卡,但是將只推進到那條當時處於德國各支軍隊之間的、以多瑙河和德拉瓦河為界的匈牙利舊邊境為止。第二天,捷列基寫信告訴他的朋友阿波爾:“處境非常困難,因為如果我們反抗,他們將首先把我們打垮,這樣最倒黴,如果我們不進入巴奇卡,德國人自己會在那裡安頓下來,如果不把他們打回去的話,他們將在巴奇卡…巴納特…洪亞德瓦爾…薩克森地區,或許還有巴蘭尼亞…托爾諾,建立一個德意志國家。”這時已經有許多傳聞,說可能將在多瑙河中游成立這樣一個德意志國家,匈牙利自己的西南部從而也有可能喪失掉。因此,捷列基是在作徒勞的掙扎;事實上,他能夠信賴的唯一夥伴是巴爾多希,此人即使不能說是奸詐,至少也是軟弱的。4月2日與3日之間的夜裡,捷列基在絕望中自殺了。5日,希特勒給了霍爾蒂一些指示,內容同他正在向墨索里尼發出的指示相似,指示說,如果匈牙利要比它的盟邦遲四天才能行動的話,實際上它從4月6日起已處於交戰狀態了。保加利亞直到4月15日才同南斯拉夫公開絕交。

南斯拉夫除了精疲力盡的希臘和遙遠的英國外,別無其他盟國,而英國即使有美國的援助,三年內也未必能返回歐洲大陸。斯洛維尼亞面臨著敵人從格拉茨發動進攻的威脅,克羅埃西亞只有德拉瓦河可作為屏障,塞爾維亞也只有多瑙河可以據守。希特勒所擔心的難以對付的國家,只是波斯尼亞、門的內哥羅和馬其頓。許多塞爾維亞人和門的內哥羅人早已渴望同希特勒打一仗,斯洛維尼亞人,甚至還有一些克羅埃西亞人則和他們同仇敵愾。可是,南斯拉夫軍隊的裝備實在糟透了。參謀總部被一些因循守舊的軍官控制著,他們嘲笑使用機械化裝備就不象軍人。其次,南斯拉夫一向是個既小又窮的國象,加上貪汙腐敗,變得更加貧困。無論在進攻還是防禦方面,幾乎都沒有足夠的空軍力量(除了一些軸心國製造的飛機外)。的確,從4月6日早晨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可怕的混亂局面。“和解協定”對軍隊組織所起的影響倒不大,克羅埃西亞士兵通常仍由塞爾維亞軍官在指揮,儘管他們對這些軍官既不信任,又害怕或鄙視。響應號召參軍的人往往住不到營房或領不到裝備。納粹分子一直在準備通常的破壞手段,甚至在塞爾維亞,他們也有一些塞爾維亞族的法西斯代理人,即廖蒂奇運動的成員,這些人跟斯托亞迪諾維奇關係密切;另外,德意志少數民族也已為進行這項工作而接受了訓練。

戰爭一開始時,在斯洛維尼亞出現過一些激烈的戰鬥。在克羅埃西亞,那些在過去兩年中一直在擴充力量的烏斯塔沙黨徒奪得了許多重要的據點。一般的百姓或許有一種模糊的親英情緒,但其中也有許多人被納粹的宣傳口號所迷惑,口號說,德國是克羅埃西亞的朋友;的確,他們沒有看到炸彈落在自己家裡附近。他們有些人是和平主義者,有許多人則十分自然地是失敗主義者;他們憎恨烏斯塔沙分子,但又害怕他們。當馬切克回到了庫皮內茨老家,於4月8日向克羅埃西亞人廣播時,他心中所想到的,是不可避免地會有一段在德國卵翼下由烏斯塔沙統治的時期;雖然他號召人民參軍,但是他避免使用聽上去過於好戰的語言。不久,薩格勒布就與貝爾格萊德失去了聯絡。在德軍開到之前,兩名英國官員在最後時刻從薩格勒布駕車向南逃跑,在克羅埃西亞和波斯尼亞,他們到處受到友好的接待;有一處,士兵們雖然沒有接到上級的指示,卻作好了戰鬥的準備,另有一處,烏斯塔沙分子已經佔領了俯視城鎮的一些高地,再有一處,已掛出了白旗。到4月10日,星期四那天,克瓦特尼克則以軸心國扶植下的新克羅埃西亞代理元首的身分在薩格勒布發表廣播,而匈牙利人則佔領了巴奇卡(伏伊伏丁那);4月12日,帕韋利奇宣佈自己為克羅埃西亞國的元首;4月15日,德意兩國予以承認。

在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戰鬥的情緒依然強烈。可是不久以後,人們就承認這場戰爭將要打敗。南斯拉夫政府儘快地從貝爾格萊德的廢墟遷至薩拉熱窩附近的帕萊。馬切克決定,他本人象以往那樣將留在克羅埃西亞,而委派他的同事克爾恩耶維奇(他於4月7日與馬切克一起返回薩格勒布和庫皮內茨,恰好在烏斯塔沙政權成立之前逃走)去代表克羅埃西亞農民黨參加內閣。德軍於4月13日即復活節那天進入貝爾格萊德。當克爾恩耶維奇在同一天到達帕萊時,大臣們都主張把政府再內遷到門的內哥羅,組織力量抵抗;4月15日,星期二,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