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否定。在1934年的“起義”以後,這種爭論一直在幕後悄悄地醞釀著,可是在1942年德國司法方面發生危機時,這種爭論又到了嚴重的地步,如同納粹運動的法律專家漢斯·弗朗克指出的那樣,這種爭論使司法危機不僅成為“法律的危機,而且也成為國家的危機”。
對納粹黨的激進分子說來,戰爭為徹底實行“社會主義”規劃提供了一個大好時機。在法律領域裡,這就意味著使司法完全為政策的目的服務,因此象蒂拉克(當時的人民法院院長)所說的那樣,法官變成“不是監察官員而是國家領導人的直接助理”了。最贊成這種司法改革的人中有戈培爾、蒂拉克、法賴斯勒(當時是德國司法部的國務秘書),尤其重要的是,還有黨衛隊的機關報《褐衫隊》。這份報紙的態度從希姆萊的一句“名言”中便反映出來了。他說:他的行動是否“破壞了某一項法律條款”,他可不在乎。1941年1月在德國司法部長居特納逝世之後,希姆萊曾向希特勒建議,德國司法部應完全予以撤銷,民法的執行歸內政部,刑法的執行歸警察部門,這也反映出《褐衫隊》的態度。反對他們的是由漢斯·弗朗克領導的一批勢力較差的人,他們得到胡貝爾(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