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部分(3 / 4)

新歐洲作為抵禦美帝國主義的壁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等一番恭維話。11月24…27日,齊亞諾為續訂反共公約而訪問柏林時,對義大利熱誠友好仍然是當時的氣氛。他向墨索里尼報告說,納粹領導人這回的態度很清楚地表明,義大利雖然不能完全同德國平起平坐,卻比任何其他國家,包括日本在內,更接近於這種地位。他在《日記》中寫道,德國人是歐洲的主人,應該讓人們知道這一點。人們也的確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可是真正重要的是,要象義大利現在這樣,坐在主人的右首。

這種熱誠友好的表示並不能改變這一事實:墨索里尼正在被迫“吞下一隻癩蛤蟆”(借用義大利的一句俗語),隨便加上多少甜言蜜語也無法使它可口。就在這時,擁有廣泛權力的德軍南方總司令凱塞林到達了義大利,而且德國人又否決了義大利同法國談判關於透過比塞大的問題。這兩件事都突出了義大利從屬於德國的地位。因此,墨索里尼竟然懷著一種幸災樂禍的心情觀看1941…1942年冬季德國人在俄國所遭到的挫敗,這就不足為奇了。他一方面不希望德國太“遭挫折”,一方面又覺得俄國幅員遼闊,不是一個容易戰勝的敵人,因此,軸心國同蘇聯單獨媾和將是明智的。

這時候,(雖然墨索里尼本人似乎還不承認)由於美國參戰,力量對比已經變得對軸心國不利了。儘管盟國在遠東接二連三地遭到失敗,可是在義大利,卻掩蓋不了這樣一種怪現象,即:義大利窮鄉僻壤的農民都把羅斯福的照片同在當地創造奇蹟的聖母畫像並排掛在一起。12月11日,墨索里尼發表對美國宣戰的演說,講的人和聽的人全缺乏熱情。他一度裝得十分欽佩日本,可是兩國的實際合作卻依然是微不足道的。他對戰爭結果的懷疑,加上他對德國一貫的猜疑,使他在1942年春天談到要在義大利北部建立一支軍隊,以便隨時應付1943年可能發生的任何意外事件,可是,他對此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反而把阿爾卑斯軍團派往烏克蘭草原。

軸心國同法國的關係這個引起爭議的問題,在1941年有了新的變化,因為軸心國越來越需要勸誘維希政府讓它們在突尼西亞港口起卸作戰物資,以縮短橫渡地中海的路程。德國人在流產的1941年5月28日巴黎議定書的第二號中實際上已經取得了這種特權,可是當墨索里尼要求在經由比塞大轉運的問題上讓義大利享受同德國相等的待遇時,德國人卻對他說,法國的許可只適用於德國和非軍用物資,儘管事實上該議定書明確地提到了作戰物資。裡賓特洛甫在6月2日向齊亞諾提議說,這種重要的談判最好還是交給德國人辦理,因為法國人在同義大利人打交道時往往更容易動怒,至於他所說的維希政府拒絕讓義大利人使用突尼西亞一事,羅馬也不必因此感到憂慮,因為軸心國在突尼西亞問題上所達成的諒解仍然有效,而且戰後還是會實行的。

不久以後(7月25日),希特勒對最主張安撫法國的人士之一雷德爾說,同義大利的關係,決不能有所惡化,可是在納粹發言人對義大利人講話時,著重點往往正相反。6月2日,凱特爾在勃倫納山口會議上對卡瓦萊羅說,希特勒不許他討論義大利的要求,6月15日凱特爾和裡賓特洛甫兩人又在威尼斯詳細談了對法國施加壓力的危險。8月間,墨索里尼想試探一下法國人的意見,希望立即在西歐達成一項解決辦法,而把殖民地的命運留待戰後再解決,並提出將比利時的瓦隆族居住區劃歸法國,以換取尼斯和科西嘉。另一方面,8月下旬他在臘斯登堡對希特勒說,由於停戰協定已成一紙空文,同法國的關係應當建立在一種新的基礎上,可是希特勒卻寧願展緩談判,等到打敗俄國,使法國人失去了最後的幻想之後再說。

齊亞諾11月間訪問柏林時,提出他本人要同達爾朗舉行一次會談。裡賓特洛甫同意了,不過嚴格地規定應該避免討論政治問題。義大利最高司令部這時特別急於要使用比塞大,因為英國人又在入侵昔蘭尼加了,可是希特勒明確地禁止就這個問題舉行任何談判。12月10日,達爾朗…齊亞諾會談在都靈舉行了,唯一的結果是任命了一個義大利駐維希的大使(後來,根據德國的建議,義大利還向巴黎派了一個大使)。卡瓦萊羅非常執拗,甚至代墨索里尼起草了一封致希特勒的信,堅決主張應透過協議(甚至不惜向法國作出軍事上的讓步)或者使用武力以取得突尼西亞的港口。似乎的確還向法國作了某種新的試探,因為齊亞諾在1月20日報告說,法國的條件很苛刻,希特勒不願加以考慮。與此同時,兩個軸心國家為了暗中取得便利,都在同法國人磋商,而在這樣做時,德國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