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大的汙點,到挪威解放時,人們還記在心裡。
德國人於1940年9月11日設立了一個國務委員會,並賦予它擁有流亡在國外的國王和政府的全部權力,試圖以此來贏得挪威人民支援的這種破壞挪威憲法的做法,但遭到了失敗,他們在粉碎了五個主要政黨以反吉斯林的統一戰線為基礎而組織的聯合政府的企圖後,突然原形畢露,從討好奉承轉而採取大棒政策。1940年9月25日,德國專員約瑟夫·特博文——他在較早的時候(4月24日)被任命為德國官方駐挪威的最高代表——宣佈,國王和他的家族已被廢黜,政府、議會和各政黨(吉斯林的黨除外)都已取消,行政委員會也已解散;他作為最高行政長官任命了一個“臨時國務委員會”在各個行政部門中協助他。這些“部長”大多是吉斯林的黨的成員,雖然吉斯林本人由於極端不得人心,在被留作後備人員的同時,依然是挪奸們的實際領袖。這些“國務委員”完全是從佔領國那裡得到權力的,因此他們所頒佈的法令,其合法性是經不起挪威法院的考驗的,德國人也不想隱瞞這一事實。總而言之,德國專員執掌著最高的行政權力,有權頒佈自己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並有權利用德國的警察去執行這些法令。但是,1940年12月21日,挪威最高法院原有人員全體辭職,以抗議德國人破壞挪威法律和憲法——特別因為這使他們自己的考驗新法律是否有效的特殊職責變得無效。這就使得吉斯林控制的“司法部”可以用一些唯唯諾諾的人去填補他們的職位,這些人最後用法律上的某種詭辯透過了成立一個由吉斯林領導的“挪威國民政府”。因此,1942年2月1日,吉斯林很隆重地被提升為“首席部長”,他的內閣包括十三名“特任部長”(其中十一名仍是以前的人員)。但是,這不過是一個傀儡政府,吉斯林和那個政府仍得聽候特博文的命令,儘管吉斯林於1942年2月7日頒佈的一項法令已經把憲法上屬於國王和議會的權力授予他本人了。
1940年12月間最高法院法官的辭職,不僅是對於德國人統治的第一個真正抵抗的姿態,它還是來自一個極有意義、極有影響的方面。總的說來,這必將對整個挪威抵抗運動的未來發展和性質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為最高法院院長,這位七十歲的前自由黨部長保羅·伯格和伯格拉夫主教一起建立了第一個抵抗團體,後來還成為挪威“祖國陣線”的領導人。祖國陣線包括軍事和民政兩部。雖然伯格以前沒有軍事經驗,他卻逐漸把它建成為歐洲卓有成效的抵抗組織之一。但是開始時,地下運動都是在挪威各地自發地成立起來的。最初孤立地展開活動的各個組織只是逐漸地在一個領導之下集合到了一起,直到祖國陣線組織遍及全國,從林德斯內斯角到北角。如果蓋世太保能夠破獲並摧毀一個地方分部的話,一個新的分部便又立刻組織起來了。地下印刷所印發了約二三百種非法的報紙,有的甚至是在集中營內出版的。一個“移民服務處”用種種方法把大約五萬人送到了瑞典和英國。最初,這些都是小規模的活動,常常做得很笨拙,因此受到德國人的迅速而沉重的報復,但是,後來,它們採取了大規模的熟練的破壞方式,專門破壞那些對德國戰爭努力最重要的工業。
同最高司法官員、首席法官伯格的領導具有同樣重大意義的,是大主教和挪威國教最偉大的人物奧斯陸的伯格拉夫主教的領導。他和伯格一起建立了第一個抵抗團體,憑他個人的聲望勸說工會和社會黨人進行合作。他和挪威其他六個主教在1942年2月24日的辭職,以及國內幾乎所有牧師的辭職,終於在4月9日導致了他的被捕。這位主教即使是被拘禁在集中營裡,以及後來被“軟禁在家”,他還是設法同抵抗力量保持聯絡並進行指揮。自1941年2月起,他無視吉斯林的“教會和教育部長”斯坎凱的禁令和威脅,領導了其他主教在接連不斷的勇敢的公開信中強烈抗議處死抵抗者,迫害猶太人,以及赫德(吉斯林的衝鋒隊)的恐怖統治,抗議強迫勞動和押送出境,抗議計劃中對青年進行的非基督教教育和對正直教師的懲罰等。此外,1941年4月,德國人,特別是吉斯林的親信的不法行為,引起了四十四個挪威組織,包括律師、教師、教授、牧師、工會工作者、國家官員、醫生、法官、工程師、建築師、化學師、鐵路工人、林業工人等,向德國專員直接提出了抗議。但是,到了同年9月,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當時英國人對奧斯陸的一次空襲激起了熱烈的示威,加上把牛奶輸出到德國去所引起的罷工,促使德國人宣佈處於緊急狀態,並於1941年9月10日處決了兩個工人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