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2 / 4)

遠東的那些實質上是不設防的屬地,而不致引起美國干涉的嚴重危險時,那又怎麼辦呢?英國政府不得不擔心的是,軸心國可能(它們最後果然這樣做了)答應支援日本統治中國和東南亞,以換取日本幫助它們對付英國。米內政府也許會抵制這樣做,但是這個政府已經被恢復了活力的軍國主義分子逐漸削弱了。因此,赫爾是在他無法答應英國萬一遭到日本進攻就給予真正有效的援助時,要求英國去冒非常大的風險。

不過,英國政府並未立刻接受日本的要求。7月8日,日本外務省發表公報說,有田已通知克萊琪,英國關於滇緬公路的答覆是不能令人滿意的。日本外相要求英國立即重新考慮其態度,日本報刊則充滿了戰爭威脅。面臨這樣的危機,英國政府的確讓了步。7月12日,洛西恩告訴赫爾,除非英國政府封閉滇緬公路,日本隨時可能向英國宣戰。他說,英國政府準備這樣做,或是封鎖滇緬公路三個月,不讓超過上一年貨運量的任何貨物透過這條公路運輸,或是停止一切戰爭物資的過境運輸,為期三個月,並利用這段時間,作出努力來解決中日衝突。赫爾不能贊同這個建議,並說明了他的態度。

7月14日,據悉已在東京達成協議,在滇緬公路問題上,英國政府採取了洛西恩所提的第二種辦法。16日,赫爾發表宣告,強調美國政府“擁有合法的權利使世界各地的通商要道保持暢通,並且認為如果有人採取了這類行動,採取了象新近對印度支那鐵路採取的那種行動,那麼將對世界貿易造成毫無理由的干涉和障礙”。這使倫敦方面有些驚慌,但是赫爾要洛西恩放心,他的主要目的是要人們注意日本的不法行為。

7月18日,英日協定的條款由外相在上院和首相在下院向英國議會作了報告。首相談到:

6月24日,日本政府要求英王陛下政府採取措施停止經由緬甸向中國運送戰爭物資和其他一些物品。對香港也提出了類似的要求。日本政府提出,如繼續讓這些物資過境運輸,將對英日關係產生嚴重的影響。茲同日本政府達成協定如下:

香港——從1939年1月起禁止從香港輸出武器和彈藥,事實上迄今未嘗輸出過日本政府認為具有重要意義的戰爭物資。

緬甸——緬甸政府已同意在三個月內暫停向中國運送武器和彈藥以及下列物資:汽油、卡車和鐵路器材。 緬甸禁運的幾類貨物,香港也將禁運。 雖然這項協定無疑地使中國人洩氣,但是它在限制向中國輸送供應品上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卻很小,因為在實施這項措施期間,正值緬甸和雲南的雨季,雨季期間滇緬公路的運輸量總要比正常時候大為減少。對英國來說,這項協定的主要價值是使它度過了又一次危險的英日危機,防止了立即發生戰爭的危險。英國贏得了時間,在這關鍵的三個月中,進行著不列顛之戰,戰爭的結果表明,希特勒不能取得迅速的、全面的勝利。丘吉爾在答覆有關這項協定是否會得到日本好感的詢問時,說到了問題的本質,他說:“我認為,我們在遠東所遭到的一切,很可能深受此間發生的事態的影響。”

8月9日,據宣佈剩下的英國軍隊將從華北和從上海公共租界撤走。在上海的英軍一向駐防在租界中心的B區和西邊越界築路的D區。指揮上海的日本海軍登陸部隊的日本少將想把原來這兩個英軍駐防區都接管過去,這樣日本就將控制整個公共租界。為了阻止這件事,美國派亞洲艦隊總司令哈特海軍上將到上海。在上海,他的地位比日本將軍高。8月15日,在外國駐防軍陸海軍指揮官的會議上,以多數票決定由美國海軍陸戰隊駐防十分重要的B區,而把D區交給日方。但是日方不接受這一決定,乃將此事提交日美兩國政府談判解決。在此期間,B區交託給上海的萬國商團。這是一種臨時安排,一直持續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為止。

第二章 日本不由自主地陷入軸心國陣營 1940年6月至9月

1940年4月15日,日本外相告訴日本報界,日本同南洋地區,尤其同荷屬東印度有密切的經濟關係。如果歐洲的戰事把荷蘭及荷屬東印度捲了進去,它將對這些經濟聯絡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日本深切地關注可能影響荷屬東印度現狀的任何演變。這天的《朝日新聞》說,如果荷蘭捲入戰爭,結果不是英國企圖控制東印度,就是荷蘭政府可能避難到那裡,並籲請美國給予保護。日本的報刊普遍以好戰的口吻談論著,說如果發生這類情況,日本將怎麼辦?4月16日,日本駐海牙公使向荷蘭外交大臣提出這一問題,後者回答說,荷蘭政府過去未曾請求過,今後也不會請求任何國家保護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