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41年4月的局面,當時陸軍部次長帕特森法官提出一項備忘錄,迅即得到史汀生的同意。帕特森要求對於陸軍部究竟需要生產多少軍火作出一個決定,並說他確信必須儘快地決定,為了取得勝利,需要在生產上作多大努力,這種決定的基礎應根據明智的設想,誰可能是敵人,誰可能是朋友,哪裡可能是戰場。6月30日,史汀生分別致函生產管理局的克努森、海軍部長、海運委員會主席以及英國供應委員會主席珀維斯,提議需要有一種英美生產方面的全面的貸借對照表。對於英美兩國工業計劃需要更密切的協調這一點,大西洋兩邊的有識之士早已認識到。最初促使根據戰略計劃和英美兩國的工業能力編制一份英美兩國各項需要的統一對照表的人,也許是法國人讓·莫內,此人在法國潰敗以前曾任英法協調委員會主席,以後就一直為英國供應委員會工作。
7月9日羅斯福採取行動。他指示陸軍部長、海軍部長、生產管理局和哈里·霍普金斯——代表租借物資管理局——修訂美國的戰略計劃和生產計劃,使之擴充到可能需要的最大限度,以確保打敗美國的潛在敵人。霍普金斯在大西洋會議以前訪問倫敦期間,曾和丘吉爾討論了各項計劃,7月25日丘吉爾致電羅斯福。他說,為了取得勝利,“我們應不失時機,立即(一)就我們共同需要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