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嚴格的限制。另外,各機構之間在民用物資的優先配給方面也有矛盾。
國會和報紙對防務工作的批評,由於1941年1月間的改組曾暫時平息,夏季又重新開始。6月28日,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向全院提出一份非難防務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報告說,“人們痛心地看到……我們目前在整個這條線上所遭受到的生產不足……主要是由於缺乏協調和沒有一個負責的領導人來明確職責”。
雖然國會對於政府指導防務工作的情況提出批評,但是它卻不願透過立法來增加總統的權力,使之能強行規定優先配給、實行物價管制以及徵用資產。陸軍部於6月2日提出一項議案,建議授權總統為國防而徵用所需要的資產;國會和報紙對此表示非常敵視的態度。極端分子說它是“獨裁議案”,比較溫和的批評者則一致認為它給予政府太大的權力。這項議案經過修改,於6月23日提交國會;經過進一步的修改,最後於1941年10月16日透過。
國會一方面不願透過增加總統權力的立法,一方面在對勞工強加控制方面卻準備走得遠遠超過政府認為明智的程度。1941年國防工業方面的罷工在全國引起很大的憤慨。要求制定鎮壓性反勞工立法的喧囂,由於3月19日羅斯福宣佈成立國防調解委員會,才暫時平靜下來。雖然這個委員會沒有強制的權力,只依靠輿論來展開工作,但它也成功地解決了不少爭端。6月間,由於防務需要越來越迫切,政府不得不在勞工糾紛中採取比較強硬的政策。就在那個月,當宣佈全國無限期地處於緊急狀態以後,羅斯福命令軍隊接管加利福尼亞州罷工不休的北美飛機制造廠。同時徵兵局局長髮出指示:凡因從事重要工作而延緩服役的人,當他不再從事這項工作時,其緩役即應取消。但是,政府繼續發揮它的影響,反對把限制性的立法強加於人。各種反罷工的議案一再在國會提出,可是都未能獲得透過,列入法典。
1941年的夏季漸漸地過去了,情況越來越明顯,美國生產能力的提高趕不上需求的增長。1941年3月制定的計劃,到4月就作了第一次擴充。在阿諾德將軍訪問英國以後,美國政府同意加速重轟炸機的生產計劃。同時歐洲戰局的發展以及日本向南亞的挺進,也要求美國自己的重整軍備計劃必須擴充。海軍要求加快造船計劃,陸軍部要求增加兵員和裝備。商船運輸計劃也擴大和加快了。再則,1941年6月22日德軍入侵俄國後,對美國的資源又增加了要求。丘吉爾和羅斯福答應給俄國援助,7月28日,霍普金斯奉派赴莫斯科,同斯大林取得聯絡,並瞭解俄國主要的需求。
在華盛頓,對防務機構再次進行了仔細檢查。8月28日,羅斯福建立了一個“供應、優先權和分配委員會”。打算以這個委員會作為整個防務計劃的決策和協調的中心,並以再度經過改組的生產管理局作為它的執行機構。委員會由生產管理局原有的負責成員克努森、希爾曼、史汀生和諾克斯,外加三名官員亨德森、霍普金斯和華萊士組成。納爾遜被任命為這個新設委員會的執行委員。這個委員會的成立,被新聞界人士稱為“實質上是美國經濟制度的一場革命”,也被伯納德·巴魯克稱為“畏畏縮縮地向前走了一步”。從8月間成立這個委員會到珍珠港遭到襲擊以後美國參戰這一段時期中,民用消費方面實行了第一批大量的削減,優先配給制度也經過了仔細的檢查和修改。
1941年間對美國軍火和各項供應的需求劇增,加上美國陸軍和海軍以及那些已經和德國交戰的國家對美國工業提出的相互矛盾的要求,使得下述兩種情況越來越明顯。必須加速生產,必須確立一種標準,以便對競相要求供應的各方進行分配。
為了給工業規定生產目標,首先要對那些必須滿足的需求有比較精確的瞭解。這就要求不僅估計美國本國軍隊的長期需要,而且也要估計可以指望從美國的未來盟友那裡取得的貢獻——這種盟友當然主要是英聯邦的成員國。
顯然,首先需要對美國軍隊的長期需求有較清楚的估計。負責生產工作的人員曾幾次試圖從軍隊領導方面獲得這種估計,但都未能辦到。許多原因造成了軍隊領導方面的這種拖延。沒有疑問,部分地是由於他們一心想要為自己的軍種取得儘可能多的份額。以陸軍來說,由於長期以來不受重視,它的壓倒一切的需要是立即取得裝備來武裝已經列入計劃的兵力,也許因此而使得馬歇爾不願考慮未來進一步擴充兵力的需要。再則,在更高當局對國家的戰爭政策還沒有作出明確決定的時候,要精確估計長期的需要,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