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發動機動靈活的反擊面前,伊拉克部隊在5…6日的夜裡從高地撤退;伊拉克的空軍已經失掉戰鬥力;7日,哈巴尼亞守軍出擊,把伊拉克人逐退到幼發拉底河。這次僥倖取勝使丘吉爾受到鼓舞,他在7日致電韋維爾:
現在對伊拉克人採取果敢的行動,就可能在德軍到達之前粉碎這次叛亂。……我們必須予以沉重的一擊,使他們在德軍到達時也鼓不起士氣。我認為,如魯特巴和哈巴尼亞已肅清,'我們的'縱隊即可佔領巴格達,或乘勝儘量擴大戰果。
但對韋維爾來說,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他在次日致電丘吉爾:
我認為,你們應該重視,在今後幾個月伊拉克的政局不利於我的情況下我們採取軍事行動的侷限性。來自印度的部隊能夠確保巴士拉,但是據我看來,他們不能向北挺進,除非得到當地居民和部族的充分合作。來自巴勒斯坦的部隊,可以解救哈巴尼亞,並固守從巴格達通往哈巴尼亞的通道,以防伊拉克人再度向哈巴尼亞進軍,但這支部隊不能在遭遇抵抗的情況下進入巴格達,或在那裡據守。……因此,為了避免在一個並非極端重要的地區進行重大的軍事行動,我仍然建議透過一切行得通的方法謀求政治解決。
對此,丘吉爾於9日答覆如下:
我們獲悉,拉希德·阿里和他的黨羽正處於絕望的窘境中。不管這一情況如何,你仍須同他們奮戰。……在與哈巴尼亞的部隊會師後,你應該儘量利用當時的形勢,毫不遲疑地設法攻入巴格達,甚至不惜用一支人數很少的部隊,採用德軍慣於冒險而從中得利的那種行動。
除非拉希德·阿里立即接受參謀長委員會電報中的條件,就談不到同他進行談判。這樣的談判只會徒然耗時費日,而德國空軍則將在此期間到達。……當前你的任務是在巴格達建立一個友好的政府,並全力以赴地擊潰拉希德·阿里的部隊。……關鍵在於行動,即機動縱隊的迅速推進以建立巴格達與巴勒斯坦之間的有效聯絡。此事一天也不能耽誤,因為德軍不久即將到來。
韋維爾能夠從巴勒斯坦抽調出來的唯一的機動部隊只有一個旅團,外加三個外約旦邊防軍騎兵連和三百五十名阿拉伯軍團計程車兵。即使是這支小部隊,為它提供足夠的運輸裝置也遭遇到極大的困難,直到5月10日,它才越過伊拉克邊境。與此同時,應拉希德·阿里的緊急要求,約有一百二十架德國飛機自5月12日起開始到達伊拉克,透過同維希政府作出的安排,這些飛機在途中使用了敘利亞的著陸場。德軍調不出更多的飛機,因為他們即將投入進攻克裡特島的戰鬥,這次戰鬥從5月20日進行到31日,使他們的“人員與飛機損失綦重,一蹶不振”,為此,敘利亞的軸心國委員會證用了自休戰以來一直堆存在敘利亞的法國戰爭物資,自5月16日起,有幾列車的物資從敘利亞取道阿勒頗和摩蘇爾運往伊拉克。然而,對伊拉克人來說,軸心國的這種援助是很不夠的;或許是為了鼓舞士氣,巴格達報紙和電臺在5月15日宣佈,剛同拉希德·阿里政府建立外交關係的蘇聯政府已為伊拉克空軍招募俄國志願兵。
從哈巴尼亞向前推進的英軍和阿拉伯軍團,由於敵人在幼發拉底河渡口的抵抗,由於洪水氾濫,同時也由於敵人對交通線的破壞而受到耽擱,但在5月30日進抵距巴格達不遠的地方。從軍事上說,這支部隊仍未脫離險境:它的實力只有一千二百人,炮八門,幾輛裝甲車,後方的交通線岌岌可危,而且無險可守。另一方面,伊拉克人在巴格達幾乎有一師之眾,並在英軍後方幼發拉底河畔的拉馬迪另有一支部隊。可是,伊拉克人大大地高估了英軍的實力,而且由於自己遭到重大傷亡而垂頭喪氣。拉希德·阿里和支援他的人倉皇逃走,有的去土耳其,有的去波斯。以巴格達市長為首的治安委員會下令解散那些準軍事性的編制,向英國人乞降。英方提出的條件計有:把伊拉克的軍隊恢復到和平時期的常態,移交戰俘和拘留敵國國民。因為沒有經過正式宣戰,因此也就沒有什麼和平條件的問題:英國與伊拉克之間的關係繼續遵照1930年的條約處理,由印度調來的部隊則作為戰時守備部隊予以預設。已經隨同英國部隊從外約旦返回伊拉克的合法攝政和他的一部分大臣於6月1日到達巴格達。德國空軍使用過的摩蘇爾著陸場也已在德軍開往敘利亞之後收復。然而,秩序的恢復卻因6月1…2日夜間發生了一次巴格達猶太人區的大屠殺而受到妨礙。
當時在旁觀者看來,拉希德·阿里的暴動好象是德國在中東展開大規模鉗形攻勢的北路行動的一部分,其南路是由隆美爾出兵昔蘭尼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