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而在這個問題上法國人一直橫加阻撓。1936年的草約提出了半獨立地位的諾言,這種獨立所受到的限制,同埃及和伊拉克從它們與英國所訂條約中獲得的地位所受的限制相似;但人民陣線的垮臺以及即將臨頭的戰爭陰影越來越逼近,致使法國政府於1938年12月決定不批准敘利亞和黎巴嫩的條約;新上任的高階專員加布裡埃爾·皮奧於1939年1月到達近東國家後就提醒民族主義者:
在目前的國際均勢中,法國的存在是對敘利亞的領土完整和獨立的唯一有效保證。如果法國一旦撤出或削弱其兵力,敘利亞的愛國人士就會明白,他們的最寶貴的夢想也就不復存在。
面臨法國這種已經強硬起來的態度,連續兩屆由民族集團黨成員組成的敘利亞政府相繼在他們的支持者所組織的、規模日益增大的混亂局面中辭職。3月20日,高階專員授權他派駐在大馬士革的代表接管敘利亞內政大臣所掌握的維持公共秩序的權力,很多民族主義者被捕。4月6日,無黨派政府組成,高階專員就立即前往巴黎磋商。他回來後在5月13日發表廣播演說,當他談到法國政府希望同敘利亞政府達成一項最後正式協議時,他暗示法國將堅持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