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兩個月中,經濟狀況仍不見好轉,罷工事件繼續發生,但由此而引起的政治危機,經法國人恢復了某些憲法體制,並將一些權力賦予更有代表性的、雖然還不是民族主義者的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之後,暫時得到了緩和。法國人不得不應付的困難問題,主要來自近東國家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結構中固有的各種病態,而這些病態(正如在以後四年中終於表現出來的那樣)即使沒有外來力量的任何重大刺激,也完全可能急劇惡化。“第五縱隊的宣傳,義大利和德國的‘旅遊者’以及當茨將軍容許滲入的其他破壞勢力,固然造成了深刻影響,正如近東幾個顯要人物的檔案材料所表明的那樣”,然而,要象法國報章評論員所說的那樣,藉口這些混亂主要是由於德國代理人企圖破壞近東的法國政府而造成,那未免是過分輕描淡寫,旨在掩飾法國在那裡不得人心的程度。由於法國在歐洲的垮臺,法國政府在敘利亞已經信譽掃地,在黎巴嫩也好不了多少,只是憑藉法國武裝部隊的威脅才使民族主義者有所畏懼罷了。
4月底,當中東的英軍正為保衛克里特島、西部沙漠和伊拉克,同時又要消滅東非的意軍而心事重重的時候,參謀長委員會向韋維爾指出,德國人有可能在敘利亞取得立腳點的危險,並指示他準備派遣一支部隊前往支援法國人在敘利亞對德國人的任何抵抗。韋維爾複稱,根據他掌握的情報,當茨將軍對維希唯命是聽,極不可能抗拒德國人的入侵,並說他在巴勒斯坦所能調動的最大兵力只有一個不足額的騎兵旅團。他不主張按照參謀長委員會的建議同當茨接觸,認為那樣做的結果只會把他自己的弱點暴露給這個潛在的敵人。當茨在對他的審訊中供稱,4月29日英國總領事哈瓦德先生(後為戈弗雷爵士)曾對他說,德國飛機有可能想使用敘利亞機場來進攻塞普勒斯,並說第二天他就向維希作戰部發去一份電報如下:
德國人正在把德帝國的作戰基地連線起來,藉以實現他們向蘇伊士和伊拉克方面的推進。這迫使我們不得不考慮他們企圖在近東機場建立據點的可能性。他們這樣做也許會事先通知我們,但也許不通知我們。停戰協定第十條禁止對德軍採取任何敵對行動。然而後來發給海軍和空軍的指示卻規定了遇有任何外國飛機著陸或採取行動,即使是從前的敵人的飛機,均應以武力抗擊。
根據這些指示,我正在採取必要措施,以抵抗任何武力行動。如蒙立即示知這是否符合法國政府的旨意,並給予處理這一問題的相應指示,不勝感謝。
5月4日(就在這一天,伊拉克軍隊和英國軍隊之間爆發了戰事)維希作戰部長答覆如下:
你不久或許就會遇到德國人試圖援助伊拉克的行動,這不是不可能的。倘有德國飛機編隊想在你們的機場著陸或飛越你們領土的情況發生,就宜考慮到法國對德國並不處於中立國地位。不能把德國武裝力量當敵軍對待,但是,如果英國軍隊想以任何方式進行干預,那你當然要用武力予以反擊。
6日,維希把海軍上將達爾朗從5月3日以來同德國政府進行談判的情形通知了當茨,並告訴他:“要取得談判成功,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如果開往伊拉克的德國飛機在委任統治的領土內著陸,你應給以繼續飛行的一切便利”;對此,當茨於次日複稱:“來示敬悉,正下達相應指令;但是,倘德國或義大利飛機在飛行中或著陸時採取敵對行動,則機場指揮官有權進行自衛。”5月10日,一名在前一天飛抵阿勒頗的維希政府密使雅克·蓋拉爾向當茨解釋說:法國對德談判中的利害關係是在爭取削減戰爭賠款,縮小法國境內的德佔區和大批釋放戰俘。作為交換條件,一名在高度保密情況下偕同蓋拉爾來到敘利亞的德國代表魯道夫·拉恩將安排使用懸掛“伊拉克”國旗的德國飛機過境前往伊拉克。拉恩還要求將按照停戰條款封存在軍用倉庫內的法方武器、彈藥和車輛供給伊拉克使用。當茨於5月11日報告達爾朗說,這些物資可以經由阿勒頗…摩蘇爾鐵路運往伊拉克,但必須在五天前通知土耳其,因為軍車需透過二百英里的土耳其國境;他還說:“我建議,在徵得拉恩同意後,請求停戰委員會供給我們同等數量的武器和彈藥,以補足我們的戰時儲備,如有可能,再供給一些……反坦克炮和……高射炮,因為萬一英國作出反應,這些武器都是嚴重不足的。”第一批飛往伊拉克的德國飛機於12日清晨到達敘利亞,當茨力圖限制他們只使用敘利亞的巴爾米拉機場,因為那個機場距離居民中心區最遠,但隨即接到維希命令,飭將阿勒頗附近的奈拉卜機場供他們使用,並撥給他們一中隊法國戰鬥機和一個高射炮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