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部分(3 / 4)

的意圖,他率領了一個代表團去莫斯科,徵求蘇聯政府對某些問題的看法。芬蘭代表團同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舉行幾次會談之後,發表了一項聯合宣告,宣佈蘇聯政府同意不再要求芬蘭人對他們過去從蘇聯搬走的財產作進一步的賠償,並同意售紿芬蘭十萬噸穀物,幫助它渡過收穫季節前青黃不接的困難。作為交換,芬蘭將把供應佩特薩莫鎳礦電力的亞尼索基發電站租借給蘇聯政府。可是,蘇聯政府拒絕考慮改變停戰協定中關於領土的條款,斯大林認為這是“不可更改的”。芬蘭方面希望減少賠款數額的請求也遭到拒絕。但芬蘭代表團確也從蘇聯領導人那裡取得了這樣一個諾言,即他們同意考慮恢復由於停戰協定而陷於混亂的芬蘭運輸系統。蘇聯政府這些經濟上的讓步,不久就被盟國方面的一項決定所抵銷,這項決定規定,芬蘭境內的德國財產應移交給蘇聯政府,而對於德國人在芬蘭北部破壞的大量財產,則沒有給芬蘭人以賠償。

1946年五一節的一系列示威遊行,給了政府更加向左轉的一個機會。幾個“右派”組織被取締,共產黨的一次示威開始了一場清洗公職人員的運動,萊諾則又重新開展了他反對芬蘭總參謀部人員的鬥爭。

佩卡拉和他率領的代表團在莫斯科處理芬蘇關係時的那種友好氣氛,後來繼續保持了三、四個月,但在1946年8月的巴黎和會上就煙消雲散了。關於對芬和約草案的內容,芬蘭政府事先已經獲悉。按照外長會議的安排,芬蘭政府應邀派代表團赴巴黎,就對芬和約草案向和會提出芬蘭的看法。代表團由總理、外交部長和四個執政黨的代表組成,由外交部長(恩凱爾)負責陳述芬蘭的觀點。8月15日,在和會的一次全體會議上,恩凱爾談到了芬蘭過去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表現,也談到了它履行停戰協定各項義務的事實。他代表芬蘭政府表示希望在和約的領土條款和賠償條款方面都“能作一些有利於芬蘭的修改”(和約中的這些條款是同停戰協定的有關條款完全一樣的)。

顯然,俄國人對這一事態發展是沒有料到的,因為,蘇聯副外長維辛斯基在這之後不久同芬蘭總理和外交部長的一次私下談話中,表示了強烈的反感。他指責芬蘭人謀求其他國家的支援來反對蘇聯,他說,“芬蘭和蘇聯之間的關係肯定已有所惡化”。在和會上,莫洛托夫也對芬蘭人的發言作了評論,他提到芬蘭沒有被軍事佔領,並警告它不要聽信“冒險分子”的話。當恩凱爾發言的訊息傳到芬蘭國內時,共產黨掀起了一場攻擊那些在巴黎的“反動分子”的運動,運動發展得如此激烈,以致代表團的部分團員不得不在和會期間返回赫爾辛基去恢復秩序。當代表們再次回到巴黎時,他們發現儘管美國為他們作了努力,大會並沒有理睬他們請求修改和約條款的呼籲,關於領土和賠款的條款仍然照舊。事態的這一發展似乎暫時減少了蘇聯領導人的敵意,但是,莫洛托夫在最後一次發言中再次表示他懷疑美國和英國在試圖影響芬蘭,他提醒芬蘭人不要忘記過去外國干預所導致的不幸後果。

隨著1947年2月10日對芬和約的簽訂,履行停戰協定各項規定的時期正式結束了。現在盟國管制委員會及其蘇聯主席將由兩位“協商行事”的英蘇政府外交使團的團長所接替,但以十八個月為期,他們將負責執行和解釋和約的條款。

從1944年簽訂停戰協定起到締結和約止這段時間裡,芬蘭在巴錫基維領導下,設法做到了始終沒有被佔領,甚至使它同蘇聯的關係達到一定程度的友善,但是,在強大的東鄰的陰影下,它所處的地位始終是危險的。在這方面,和約的簽訂並沒有帶來什麼變化。很清楚,芬蘭的命運仍然主要地取決於它所奉行的對蘇政策。當盟國管制委員會撤離芬蘭時,委員會主席日丹諾夫利用這一機會提醒芬蘭人,芬蘭政策的改變可能會造成什麼後果。當他講到謠傳有些芬蘭人想要“使芬蘭的政策開倒車”時,他強調指出,如果竟以芬蘇關係的“前途為兒戲”而鑄成大錯,那將是莫大的“不幸”。

第四章 羅馬尼亞

第一節 1944年9月12日羅馬尼亞和盟國之間的停戰協定

羅馬尼亞和盟國的停戰談判是在1944年3月開始的,一面由羅馬尼亞反對派領袖馬紐在國家首腦揚·安東尼斯庫元帥同意下指定代表在開羅舉行,同時也透過俄國駐斯德哥爾摩公使同安東尼斯庫本人進行。談判開始前,俄國人就明確表示,羅馬尼亞在1940年割讓給俄國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必須予以確定,在三月底交給馬紐的停戰條件中,他們更堅持羅馬尼亞必須倒戈,必須同德國絕交,站在盟國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