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部分(3 / 4)

些專案上)軍備生產的大幅度增長,盟國的儲備減少了。8月24日協定的主要條款是:應為英、美簽發數達四千噸鎢的出口許可證;“自由買賣”的鎢則應按百分之七十五的比例分配給德國,百分之二十五分配給盟國;英國、美國和德國所控制的礦,其生產的鎢應按每噸八百英鎊的價格賣給金屬貿易管理委員會,而再以每噸一千二百英鎊的價格買回,至於“自由買賣”的鎢,其買進和賣出價格都是每噸一千二百英鎊(一百二十埃斯庫多)。據說理由是“自由買賣”的鎢生產成本較高。協定還承認英國擁有七處礦的開採特許權,美國擁有一處,並承認在1941年有九百四十五噸產量記錄的五家德國公司。上述雙方都必須每噸付出三百英鎊的出口稅。配給德國百分之七十五比例的鎢是一種表示中立的姿態,據辯解說,鑑於盟國控制的礦比德國的多,這樣分配是公平的(這是一種和北歐中立國所奉行的“正常戰前供應”原則很不相同的中立原則)。1943年期間,盟國更有理由對這種狀況感到不滿。據悉1943年5月8日,薩拉查又一次向德國人承擔義務,答應再向德國提供二千一百噸,而沒有通知盟國,當時他正在同盟國就簽訂供貨協定一事進行談判。美國政府立即開始談論要採取報復措施,但是,出於戰略上的考慮,這個計劃被認為是不相宜的。薩拉查抱怨盟國耽誤了貨物的交運;然而,看來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辯解是有點感到為難的。他於是答應給盟國分配了百分之五十的“自由買賣”的鎢。1943年中,全部鎢的產量下降了,而由於官方所訂的價格低,運交到貯存庫的數量也比預期的少了。但有充分的材料證明,收購來的產品都在用以保證德國人獲得其全部配額,以致盟國所得到的甚至比原來所許諾的份額還少。盟國還確信,他們所得到的都是低階的貨色,而且當德國人對某些礦山提出所有權的要求都得到了承認,盟國提出的類似的要求卻遭到了拒絕。

在西班牙,鎢的問題卻向著不同的方向發展,那是由於西班牙政府允許各交戰國自由採購。1941年底,英國斷定先買權是一件緊急的事;德國人也很快表示,他們準備不惜一切地進行角逐作為回答。從1942年1月起,聯合王國商業公司奉命買下一切可以到手的鎢,因而價格迅速上漲,結果生產也突飛猛進;然而,整個看來,價格的上漲並沒有使盟國感到不快,因為它逐步地把德國人擠出了市場。價格從1941年2月的每噸六百七十五英鎊上漲到1942年3月的每噸四千零六十三英鎊。於是,西班牙政府把鎢的價格定為每公斤一百八十比塞塔(即每噸四千五百英鎊),包括產品稅一百比塞塔,後來減少到五十比塞塔。在1942年的前幾個月間,聯合王國商業公司實際上沒有遇到很強的競爭;軸心國和瑞士在第一季度平均每月購買十五噸,在第二季度每月購買二十九噸;到8月份,聯合王國商業公司所購買的已佔西班牙整個銷售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但是,這時,一度被排斥於市場外的德國人又捲土重來,在9月份購買了九十五噸,10月份買了一百十五噸。到1942年底,他們一年買進了一千五百噸。雙方為了使所採購的鎢運出西班牙,都需要弄到出口許可證,而西班牙政府透過商務部,越來越強調堅持要以必要的進口作為發給出口許可證的條件。由於整個夏季一直存在著阻礙盟國提供石油和橡膠的種種困難,因此導致了西班牙相應地停發鎢的出口許可證。西班牙的工業和商務部長卡塞列爾直率地對英國官員說,如果佛朗哥將軍能得到足夠的橡膠和石油來維持西班牙的經濟生活,西班牙將永遠不會讓德國人進入他們的國家;但是,美國以及羅馬和柏林都應該懂得,西班牙決不會因受恫嚇而將它的貨物割讓予人,而不考慮它本國的需要。此後不久,他給盟國現有采購的鎢頒發了出口許可證,以換取英國同意提供五百噸橡膠。德國人發現不容易搞到供應品,只得藉助於走私,從西班牙搞到一些,還利用種種方法,包括用黃金以及偽造或擄獲來的外國紙幣,繼續採購。

由於葡萄牙的限制,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這場鎢的爭奪戰中聯絡在一起了,在西班牙鎢可以售得較高價格,這就鼓勵了葡萄牙人從事越境走私,盟國有一切理由歡迎這種事態發展,因為葡萄牙的限制使他們比德國人更為惱火,而且他們在西班牙擁有的資金一般也比德國人多。與此同時,到1942年底,西班牙鎢的生產驚人地增長到每月近二百噸。經濟戰爾虞我詐的情況從來沒有比這場暗中活動的鬥爭表現得再淋漓盡致了。在這場鬥爭期間,伊比利亞半島上愛好和平的獨裁者,除了利潤以外,對其他一切他都熟視無睹。兩個交戰集團既彼此各顯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