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部分(2 / 4)

的社會和經濟結構的極不平衡狀況,那是不足為奇的。它的人民大眾貧困不堪,沒有文化。玻利維亞的礦產佔全國出口的百分之九十,給政府提供它的歲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玻利維亞政府對採礦業中所發生的事件極為敏感。不滿本國現狀的玻利維亞民族主義者,傾向於把這些情況歸罪於外國資本家對他們礦產財富的剝削。

1940年同美國政府達成一項協定,根據這項協定,美國答應向玻利維亞購買尚未被英國搶先弄走的全部的錫。1941年進一步達成的協定,規定美因將購買玻利維亞全部的鎢和大部分的銅。美國還同意向玻利維亞提供財政和技術援助,以開發它的礦產和其他資源,並改善運輸設施。同時,雙方約定要解決玻利維亞政府和美孚油公司之間由來已久的爭端。

恩裡克·佩尼亞蘭達總統希望,這個玻利維亞礦產的可靠市場和北美的財政技術援助,將有助於他把玻利維亞的經濟生活置於比較穩固的基礎之上。但由於玻利維亞的落後和戰時勢必造成的匱乏,這些希望多半成了泡影。玻利維亞人對他們用戰略上極為寶貴的礦產所換來的東西普遍表示不滿。由於進口價格上漲,出口價格又受美國控制,美國因之備受指責。玻利維亞人對分配給他們的機器和其他供應品的數量也感到不滿。反對黨指責政府沒有充分利用對方需要玻利維亞原料的這個良機,同時為了美國而犧牲了玻利維亞的利益。

玻利維亞錫礦業雖然在1942年順利地提高了錫的價格,但是礦工們並未得到相應的好處。他們工資一般都很低,勞動條件極為悲慘。物價的飛漲超過了工資的增長。在礦工和其他工人中,罷工和怠工的次數日益增多,而政府卻把這些情況以及印第安人中的騷動,都歸因於納粹第五縱隊分子和左翼煽動者。雖然極端主義者並不是造成不滿情緒的人,但毫無疑問,他們確實利用過這塊沃土來製造麻煩。各礦的騷亂以1942年底在卡塔維的帕蒂尼奧錫礦爆發的一次罷工達到了頂點,結果,政府實施了軍事管制法,並使一些礦工遭到傷亡。由於卡塔維的“屠殺”給反對派提供了有力的炮彈,以致從1940年就職以來,僅僅維持一種朝不保夕的統治的佩尼亞蘭達政府進一步遭到了打擊。

1943年4月,佩尼亞蘭達為玻利維亞進入與軸心國交戰狀態頒佈了一條法令;5月5日訪問華盛頓時,他在聯合國家宣言上籤了字。但是,直到12月4日,在議會批准玻利維亞贊同聯合國家宣言後,才正式宣戰。宣戰後,隨即制定了一項安全法令,使政府能以對在拉巴斯的德國俱樂部和民族主義者團體——民族主義革命運動的黨報採取行動。佩尼亞蘭達的這一行動,促進了顯然本已在策劃中的同5月大選相配合的軍事政變。民族主義革命運動的領導人帕斯·埃斯登索羅,對阿根廷的獨裁製度頗為嚮往,並得到阿很廷領導人的鼓勵和支援,後者對巴西和北美勢力在玻利維亞的擴張深感不安,因為他們一向把玻利維亞視為自己的禁臠。

12月20日,帕斯·埃斯登索羅在他的民族主義革命運動同夥和下級軍官的支援下,發動了軍事政變。他們佔領了總統府,逮捕了佩尼亞蘭達和他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支持者,組成了由瓜爾維託·比利亞羅埃爾少校擔任總統的臨時政府。

第二天,新政府發表了一項宣告,宣佈玻利維亞仍將繼續忠於聯合國家,並忠實履行它對美洲國家的承諾。鑑於民族主義革命運動領導者的人所共知的政見,以及他們同阿根廷的密切關係,美洲國家對這個宣告是有懷疑的。赫爾立即表示,在新政府的組成中確實證明與反聯合國家分子無牽連之前,美國不準備承認它。他們還向其他美洲國家政府散發了一份強硬的備忘錄,斷言這次革命的領導人在觀點上是極權主義者,在革命前就同納粹間諜和阿根廷軍事獨裁當局有接觸。

政治防衛委員會很快透過了一項宣告,建議凡是在戰時使用武力成立的新政府,在沒有經過商討確定它是否準備承擔西半球防務的責任以及是否純粹出於民族激情之前,都不應予以承認。除了阿根廷以外,其餘的美洲國家儘管有所保留,但都接受了這項宣告。

雖然比利亞羅埃爾堅決表示他準備履行玻利維亞的國際承諾,但是,拉美國家都贊同追隨美國,拒絕承認新政府。玻利維亞政府直到下一年的6月才被承認接納。在這期間的幾個月中,比利亞羅埃爾透過逐步清除他政府中屬於民族主義革命運動成員的部長,表現出他渴望承認的心情。民族主義者的外交部長,已由一箇舊社會黨黨員巴爾迪維索所接替,後者對報社記者發表了一項安定人心的宣告,重申他忠於西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