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部分(2 / 4)

律賓群島時,他們面臨著一種在許多方面說來與亞洲其他地方所曾遇到過的不同的形勢。三個多世紀以來,菲律賓人民一直受西班牙的統治,結果在36他們中間有大量的西班牙混血兒,出現了一個混血兒階層。這個階層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歐化;就是在這個階層中,最初的民族主義意識在十九世紀開始發展。而且,大多數居民己改變信仰,信奉羅馬夭主教,只有棉蘭老島和蘇祿群島的摩洛族仍然信奉伊斯蘭教,還有一些人跡罕至的山區的原始危格利陀人部落沒有宗教信仰。

因此,到1898年西班牙統治結束時,菲律賓的形勢與它的亞洲鄰國不同,而很象十九世紀初期在拉丁美洲出現的形勢。要不是美國決定併吞這些群島,它們可能會成為一個拉丁化的共和國,雖然他們的獨立將是靠不住的,因為德國有野心,日本可能也有野心。

事實上,美國征服菲律賓是一箭雙鵰,首先是打敗了西班牙,其次是撲滅了在阿吉納爾多領導下的菲律賓獨立運動。美國隨後四十年的統治,帶來了教育制度的發展,這種制度至少使大部分的菲律賓年青一代受到初等教育;同時還發展了美國式的政治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彷彿是在本地的莖上嫁接外國的花木,雖然美國人沒有特意將他們自己的語言、制度和政治觀點強加於菲律賓人,並排除他們從西班牙或亞洲承繼來的遺產。但是美國人傾向於加速制定憲法,特別是在伍德羅·威爾遜和富蘭克林·D ·羅斯福的民主黨執政期間。這一點,部分地是因為總的來說民主黨傳統地反對併吞,部分地是由於菲律賓的主要出口商品,如砂糖,和美國產品相競爭,這種競爭導致美國的這些商品的生產者贊成菲律賓獨立,他們希望這樣做能結束菲律賓和美國之間的自由貿易。

根據1934年的泰了斯—麥克達菲怯案的規定,於次年成立非律賓聯邦,其憲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仿照美國的。允許菲律賓於1946年完全獨立;在此以前,美國對這些群島擁有主權,繼續管理它們的外交事務,並承擔其防衛責任。因此,在政治上,菲律賓似乎在民主制度的發展方面取得了很快的進步,這一點美國人經常指出,引為自豪。但是,政治權力掌握在一個相當小的集團手裡,主要是掌握在1941年由聯邦總統曼努埃爾·奎松領導的有勢力的國民黨成員手裡。

然而,在經濟上,菲律賓仍處於依附於美國的殖民階段。它是美國商品的銷售市場,同時向美國出口原料,主要是砂糖、椰子油、大麻和菸草。美國和菲律賓之間的自由貿易產生並鞏固了這種狀態,而這大大地妨礙了本國工業的發展。美國在菲律賓群島的投資數目相當小,大多數是不動產和種植園。泰丁斯—麥克達菲法案規定菲律賓與美國之間的一般自由貿易繼續有效十年,但規定出口到美國的砂糖以及其他一些與美國國內產品相競爭的菲律賓出口商品將受到限制。1946年後,菲律賓大概會發現自己被關在美國的失稅壁壘之外,而這必然會給菲律賓的經濟帶來危害。

因此,主要由地主組成的菲律賓統治集團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問題。他們為自己獲得的一定程度的自治感到驕傲,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以愉快的心情期待著獨立。但是,如果這種獨立帶來經濟衰退,那麼在廣大的貧困農民群眾中有出現共產黨人或其他激進分子騷亂的危險;實際上,他們中間早已存在著一些騷動了。由於缺少資金和技術人員,加以有美國貨物的競爭,要發展工業是困難的。為迅速增長的人口提供糧食而擴大稻田面積,同樣也有困難。人口迅速增長是由於在美國統治下有效地提高公共衛生措施而產生的另一個問題。

在這種形勢下,有些菲律賓政客傾向於贊成修改泰丁斯一麥克達非法案的條款,或者推遲獨立,除非能找到某種解決辦法。可以在獨立後仍然使群島留在美國的關稅壁壘之內。然而,一方面由於菲律賓的民族主義情緒,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的工商業集團出於自己經營上的理由,反對與菲律賓相結合,因此,這種設想是不大可能做到的。

其他人則指望著具有獨裁主義和天主教傳統的西班牙和義大利,作為對付菲律賓群島上可能發生的激進運動的一種平衡力量。但是,除了有歷史和思想意識方面的聯絡之外,西班牙和義大利都很遙遠,要它們幫助解決菲律賓的問題,特別是經濟方面的問題,那是無能為力的。剩下的就是日本。日本近在颶尺,它對菲律賓感興趣,把它作為其產品銷售的市場;然而它不需要菲律賓的糖,因為這會與臺灣的砂糖相競爭,但是它對在這群島上發展棉花種植和開發很豐富的鐵礦資源則感興趣。1941年,日本在菲律賓的商業和經濟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