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已相當可觀,雖然與美國的投資相比是少得多;大批日本移民進入棉蘭老南部島嶼,主要是在達沃及其周圍一帶。在這裡,一些以後為親日政權服務的菲律賓政客,曾以律師身分幫助日本移民逃避菲律賓政府規定的關於舊本人佔有土地的限制。
在菲律賓的政客中有少數人感情上肯定是親日的。這些人包括:貝尼諾·拉莫斯,他曾組織過薩克達利斯培黨(一個肯定是極權主義面貌的政黨),曾逃到日本以免被逮捕;阿圖羅·裡卡脫;皮奧·杜蘭;還有年邁的埃米里奧·阿吉納爾多將軍。這幾個人總的說來並不代表菲律賓領導人,那些領導人對日本推行的大東亞共榮圈並無好感,害怕日本的政治野心,不希望由一個外國的統治換成另一個幾乎肯定更為兇暴的外國的統治。日本的泛亞細亞宣傳對他們不起什麼作用;他們是亞洲人,但是就象舊本人自己一樣,他們與其他亞洲人有些區別。他們在西班牙進入以前的文化遺產來自東印度群島的中世紀信奉印度教的王國,在一定程度上也來自那些國家的信奉伊斯蘭教的後裔。從菲律賓早期的歷史來看,還有中國的影響;但是菲律賓與日本在現代以前卻很少或者可以說根本沒有什麼接觸。然而,一旦非律賓與美國斷絕了聯絡,菲律賓能否在政治上保持獨立,或者避免被捲進日本的經濟勢力範圍呢?還有,美國和日本在中國問題上的爭吵使得馬尼拉政府驚惶,馬尼拉政府不希望自己捲入衝突,希望菲律賓能保持某種形式的中文,但這種想法得不到華盛頓的贊同,事實上,這在當時的情況下也是不現實的。
日本徵服菲律賓,對於美國的威望是一個沉重的打擊。1935年,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成了這個聯邦的軍事顧問,曾制定了一項計劃,打算透過每年訓練四萬人左右,到1946年為菲律賓建立起一支有效的防禦部隊。
這樣,當非律賓達到完全獨立時,就可有一支約四十萬人的國民軍了。與此同時,由於菲律賓的防禦義務仍然由美國擔任,據說麥克阿瑟將軍反對非律賓把費用花在軍事裝備上,因為這些軍事裝備到1946年時會過時了。
1941年時,菲律賓部隊約有十五萬人,其中僅部分地受過訓練並有裝備,因而防衛的重任就落在駐紮在這些群島上的一萬九千名美國軍隊身上。如果戰爭的爆發推遲幾個月,軍隊的數量就可大大增加,因為強大的增援部隊已在路上趕來。1941年7 月,麥克阿瑟(他已在1937年從美國陸軍退伍)被羅斯福總統召回現役,晉升軍銜,並授權他指揮在遠東地區的美國陸軍,包括菲律賓部隊在內。當戰爭爆發時,美國人和菲律賓人都英勇作戰,打得很出色,但是他們無法阻止日本人的征服,尤其是因為美國的空中之臂——人們曾對它寄予很大希望——在日本最初的偷襲中就被嚴重打傷了。
這使菲律賓人大為震驚,他們本來認為日本襲擊這個島國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們一直聽到的是關於日本軍隊在中國作戰無能的宣傳。當一些菲律賓軍事官員於1941年7 月至8 月間在國民議會最後幾次秘密會議上作證時,他們對日本的打擊力量作了錯誤的估計。其中有一個人告訴拔款委員會說,據他清楚瞭解,日本人沒有任何遠端轟炸機能從他們現有的基地起飛轟炸馬尼拉。因此,當戰事爆發時,大多數菲律賓人都認為日本入侵是不可能成功的。結果是:當日本人力量的強大遠遠超過人們所預料時,許多(雖然不是所有的)菲律賓領導人都懷疑美國人是否還能回來,雖然羅斯福總統在1941年12月28日聲稱美國人是要回來的。
當1941年底馬尼拉不得不放棄給敵人時,奎松總統在他的主要副手塞爾吉奧·奧斯梅納的陪同下,隨撤退部隊到了巴丹和哥黎希律。菲律賓內閣和國民黨的其他成員則逃到內地,幫助組織抵抗運動,他們中間的一些人為此而犧牲了生命。但是許多菲律賓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留在馬尼拉,等待著日本人的到來。日本首相東條將軍1942年1 月21日在向日本國會作的一次演說中,對於大東亞戰爭的目標作了概括的敘述,同時向菲律賓宣稱:“如果這個島國的人民今後能瞭解日本的真正意圖,願意作為建立大東亞圈的一個夥伴與我們合作,那麼,日本將會樂意讓他們享受獨立的榮譽。”這項宣告對奎鬆起了作用,雖然他為落到自己國家和人民頭上的災難而大受震動,併為美國軍隊無力阻止——至少是不能長久抵住——日本侵略者而心情沉痛。因此,2 月8 日奎松給羅斯福發了一個電報,要他與日本達成一項關於菲律賓中立化的協議。奎松建議,美國應立即宣佈菲律賓獨立,他提到東條在這一點上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