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錄中說,日本原來提出的要求不止這一些,但是他把那些原來的要求壓低了。這樣,他就做到了避免給印度支那邊界以外的日本軍事行動以任何直接援助,同時也做到了避免讓印度支那的法國軍隊直接服從於日本人的統轄。他還做到了使日本在印度支那的僑民服從法國的法律和管轄。
這個奇怪的局面就這樣定下來了,在這種情況下,自命為反對西方、維護亞洲獨立的戰士的日本,卻以合作為名來維護法國在亞洲的一個屬地。當然,這對雙方都是權宜之計。假如日本人推翻了法國在印度支那的政權,他們很可能使這個國家陷入混亂,因為他們自己無法配備所需要的行政人員來有效地統治它,而安南人和柬埔寨人則效率不高,或者是靠不住。日本人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是,在他們駐在馬來亞、暹羅和緬甸的軍隊的後方的某一國家裡發生嚴重的混亂。而且,印度支那是糧食和原料的重要來源地,這個國家內地的任何混亂都會有損於這些重要商品的收集。因此,同維希保持假合作,儲存當地的法國政權,至少是暫時符合日本的利益的。這個政權可能會變成障礙物,但是隻要盟軍離印度支那很遠,這個政權就不敢對日本公開作戰,也不敢把對日本提出的要求反抗到公開衝突的程度。當這方面的形勢變化了的時候,日本的政策也改變了,正如以後我們會看到的那樣。從1940年夏季起任總督的海軍上將德古,對印度支那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