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的頭十五個月中,進口的總數反映出麥克阿瑟著眼於糧食和肥料的需要,以防止不應有的疾病和騷動。糧食進口占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一,油和肥料佔百分之九。生絲是主要的出口物資,佔388 出口總數的百分之四十七。戰前的重要出口物資棉紗和布匹只佔百分之一點三。 出口物資與進口物資的價值,分別是1936 年的出口與進口物資價值的百分之六和百分之十九。投降後外貿方面接著出現的兩個不幸的特徵是:進口大大超過出口;貿易集中在日本與美國之間。出口物資的百分之九十六運往美國,進口物資的百分之六十九來自美國。這種情況同日本在1930—1934 年間的貿易佈局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那時,日本的進口物資只有百分之二十四來自美國,而向美國出口的物資只佔出口量的百分之二十三。因此,日本現在(1945—1946 年)
面臨著嚴重的美元短缺。從下表可以看出,同樣的傾向在第二年仍繼續存在。
在1947 年,出口物資總計為一億七千四百萬美元,等於1930—1934 年間出口物資的十分之一。進口物資上升到五億二千六百萬美元,等於1930—1934年間進口物資的四分之一。雖然貿易的總的情況比前一年有所改善,但出口與進口間的差額卻增加到三億五千二百萬美元。缺少美元信貸的情況,隨著對美國依賴的略微減少而有所緩和。但是這個有利情況,由於擴大了同亞洲的沒有美元信貸的國家的貿易而抵銷了。1947 年,從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