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願意制訂補救性的法律,規定逐步取消收穫分成制,而以固定地租制來代替。他建議政府購置大批地產,加以分割,用比較方便的條件出售給農民。他還考慮制定取締高利貸的法律和開拓未開墾地區的計劃。另一方面,總統表示,他的政府不能容忍對它的權力進行武裝反抗,因此要求“菲律賓人民抗日軍”放下武器。
雙方所進行的談判並沒有什麼結果,因為“菲律賓人民抗日軍”不信任政府,不準備解除武裝——他們認為一旦解除了武裝,自己就會再一次聽憑地主和政府的擺佈了。
在談判進行的過程中,騷亂活動不斷增多。據說當時有八萬名“菲律賓人民抗日軍”處於戰備狀態。7 月13日,據報道,有一千五百名菲律賓軍隊在炮兵的支援下被派往呂宋島中部,去恢復秩序。8 月初,騷亂活動擴充套件到過去一直是安寧的塔亞巴斯和內湖這兩個省。8 月24日,羅哈斯總統要求在8 月底以前交出全部私藏武器,這些武器的總數估計有十萬件,其中包括一定數量的野戰炮。但這項最後通牒並沒有受到理睬,9 月間,一場公開內戰的局面形成了。
因此,到1946年底,雖然菲律賓已獲得政治上的獨立,但它仍然面臨著許多嚴重的問題。恢復工作的程序並沒有完成。這個國家要恢復過去的繁榮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而國內的政治局面正受到劇烈衝突的擾亂。這種衝突,在菲律賓社會制度的整個結構中有其深刻的根源。
?
?
?
?
?
?
?
?
第三章 1945—1947年間盟國對日本的佔領
序言
佔領日本的歷史,實質上是具有基本上不同文化背景的征服者企圖改變被征服者的根本準則、思想和制度的歷史。的確,這些改變是用最低限度的脅迫手段來實現,並由日本人自己來進行的。而且,這些改變是由一位慈祥的最高統帥來指導的。
佔領日本的歷史在許多方面也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個人統治的歷史。他只使用那些對他忠誠不渝的人作為自己的直屬部下。他既不願看到也不能容忍別人提出反對他的政策及執行政策的批評意見。他熱誠地相信,命運要他去完成其一生中308 最大的使命;他把這種思想灌輸給自己的部下。這個使命是把一個軍國主義的、極權主義的國家轉變為一個愛好和平的、民主的國家。他具有日本人非常欽佩的許多個人特點。他的勇敢、嚴峻、超然、自信,以及他對於自己事業的正義性的信仰,使他很快贏得了日本人的尊敬。正如美國的一位著名的日本問題權威所說的:“麥克阿瑟將軍為日本人提供了領導,帶來了希望,而這種領導和希望正是日本人在混亂和絕望的時刻所極其需要的。”
顯然,在和約生效之後,只有那些為日本人民和政府所能接受的變更和改革才能經久存在並固定下來。許多在佔領期間發生的變更經歷了一個重新改變的過程;其中有一些已變得無法辨認了。因此,要在1953年評價全面佔領的永久影響,還為時過早。但是為了便於瞭解以後的一些發展,現在就來詳細記述佔領時期的某些重要篇章,並不嫌早。其中有一段時期,便是從1945年9 月2 日日本正式投降起到1947年秋美國召開和平會議的努力失敗時為止。為保證日本民主化而採取的最廣泛和最惹人注目的改革,就是發生在這段時期內的。這以後不久,人們由注重改革轉變到注重支援日本社會中的保守分子和注重日本的經濟恢復上去了。佔領的頭兩年值得特別研究,也是因為在這段時期,麥克阿瑟把他所有的力量幾乎全部放在日本問題上。直到幾個月之後,他才捲入關於整個亞洲政策的較廣泛的問題中去。
然而,作者非常明白,即使是寫佔領時期頭兩年的客觀史實,也是困難的。因為有關人物中的許多人是作者個人認識的,作者對於這些人的看法,必然會影響到自己的判斷。作者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華盛頓度過的,而有些問題,從華盛頓的觀點看來是重要的,但在東京看來,卻往往不然。而且,麥克阿瑟班子的人員和日本官員之間舉行過許多會議,而這些會議的記錄在1953年是無法得到的。在華盛頓的許多檔案當時還是“機密的”,無法獲得。儘管如此,要對這段時期作一個客觀的研究,手頭還是有足夠的基本資料的。因此,以下的記載,並不是為了對麥克阿瑟在日本的統治進行辯護或譴責而寫的,而是試圖根據史料所表明的情況,儘可能客觀地對事態的發展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