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但他一直是暗中左右王權的人物。不過,在他和其他政治領袖之間也有某種爭鬥,根據他的旨意相繼上臺執政的總理們對於受他的控制是忿忿不滿的,他們的任期都很短,如今他的政府不得不在立法機構中遭到那些總理們的支持者的強烈反對。而且,這是一個變動的時期。1946年4 月,憲法作了修改,廢除了立法機構的半數人員要由行政首腦提名的制度,並且透過設立參議院而開創了兩院制。同披汶元帥的沙文主義時期相聯絡的“泰國”這個名稱現在被廢棄了,而改用舊稱“暹羅”。238 這個時期也同大多數國家一樣,是一個遭受著戰爭創傷所造成的經濟困難的時期,普遍的通貨膨脹以及隨之而來的生活費用高漲,導致文職人員中的貪汙現象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更為嚴重的,可能是1946年6 月9 日年輕的國王阿南塔中彈受傷後死亡這一神秘事件,損害了比裡內閣的威望——阿南塔生前大部分時間住在瑞士,於六個月前,即1945年12月間剛從瑞士回到暹羅。一個醫務調查委員會雖然認為國王因意外事件致死的結論須予排除,但它也役能解開這個謎團。一時間,謠諑紛紜,非議叢生,都暗指比裡是這一罪案的唆使人,比裡對這些流言蜚語的反感似乎是他於1946年8 月21日辭職的主要原因。海軍少將探隆·那瓦沙瓦接著上臺擔任政府首腦,內閣成員大部分仍然是自由泰人運動分子。王位傳給了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