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部分(2 / 4)

和新“波蘭軍”的那些波蘭人不無理由地指責博爾的戰略錯誤。據後來透露(博爾還引了德國古德里安將軍供詞中的話來證實這一點),雖然德國人似乎是在混亂中潰退,事實上他們卻正在後撤到維斯杜拉河防線,沿著這條防線,他們築有非常強固的防禦工事,而且他們還打算守住普拉加,作為河東岸的一個橋頭堡。據說俄國人當時瞭解到這一點,因此他們打算不用正面攻擊而改用包抄行動來奪取華沙,這就需要時間和準備。而且,紅軍在波蘭的7月攻勢過分拉長了交通線,因此他們自然應該在維斯杜拉河這一天然障礙前暫停一下,以鞏固戰果。俄國宣傳部門很可以提出這樣一個有力的論點,說博爾根本沒有打算把起義和紅軍的行動配合起來,因為他自己承認這次起義不要依靠俄國人的支援。根據此後的事態發展來看,博爾認為該地區德國後備力量不足的估計似乎是不準確的,他自己就提到赫爾曼·戈林裝甲師於7月30日開入華沙,增援防守普拉加的德國第七十三步兵師。也許,俄國人攻勢的放慢有助於德國人調集後備部隊,因為在起義稍後階段,除負責鎮壓華沙起義的黨衛隊大隊長馮·巴赫的部隊外,又增加了“骷髏”師和黨衛隊“北歐海盜”師。

在起義開始時,國家軍和華沙人民都充滿了愛國熱情,為能夠發洩積累了五年的對德仇恨而興高采烈。在發動攻勢的最初二十個小時內,波蘭人佔領了維斯杜拉河西岸約佔華沙三分之二的地區。波蘭共和國國旗又一次在華沙上空飄揚:國家軍的報紙《新聞公報》每天發表戰況和國家軍領袖們激勵人心的講話,街上偶或可以聽到以前的革命歌曲“華沙維揚卡”的旋律。可是德國人迅速擊潰了河對岸普拉加區的起義,固守著那裡的橋頭堡。華沙的鐵路交通在起義期間一直中斷,公路交通則繞道駛經架設在華沙北面的浮橋。戰鬥是殘酷的,因為德國人把波蘭人當作“土匪”對待,有時拿平民作盾牌用。在開始幾天,由於人們情緒激動,波蘭領袖們阻止不了彈藥的大量消耗,不多久博爾就不得不下令節約彈藥。波蘭的攻勢力量因此減弱了。考慮到武器比較缺少,市民們在同德國裝甲部隊格鬥中所取得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他們奪得了好幾輛坦克和大量的裝備,博爾在8月4日接到報告說,已有五十輛坦克被擊毀。打坦克的最有效武器是用一瓶汽油制的叫做“莫洛托夫雞尾酒”的臨時湊合的代用品。

起義期間,博爾無疑掌握了華沙人民的絕對領導權,因為甚至共產主義的波蘭工人黨和“人民軍”部隊當時也同國家軍和華沙人民並肩作戰。然而到8月4日,德國人在俯衝轟炸機和重炮的掩護下開始了有組織的進攻,攻勢集中在奧霍塔和沃拉。8月7日,博爾被迫把他的司令部從沃拉轉移到斯塔雷…米亞斯特科;到8月10日,德國人已能把斯塔雷…米亞斯特科的部分地區、市中心、若利博日、莫科托夫、波維斯萊和切爾尼亞科夫孤立起來。專門鎮壓起義的老手馮·巴赫,大約在8月的第一週來到華沙負責指揮這次攻勢。

8月10日以後,形成了一個多少有點穩定的格局。雙方的防線可以辨認出來了,波蘭人在德國人攻勢下失去的土地經常透過反攻而收復。在各個被孤立的地區之間利用城市地下的下水道網建立了通訊聯絡。8月4日,由兩架英國哈利法克斯式轟炸機進行了試飛後,接著從8月11日到16日,每天晚上都有英國、南非和波蘭飛行員駕駛的從義大利境內基地飛來的英國皇家空軍飛機空投食品和武器彈藥;但由於飛機的損失很大,不得不改變空投的地點,把物資改投在市郊的一些接收點。雖然英國廣播公司在8月2日就廣播了起義爆發的訊息,莫斯科電臺起初卻對此保持沉默。在7月下旬和鬥爭開始後的最初幾天裡,波蘭人就聽得到維斯杜拉河對岸俄國重炮的炮聲,也看到了俄國戰鬥機同德國飛機在市區上空交戰;但在8月4日那一天,炮轟突然停止,俄國的飛機也從華沙上空消失,到了8月10日,俄軍向華沙的推進顯然已經停止了。

與此同時,米科拉伊奇克已決定繼續他的行程,離開羅去莫斯科。在德黑蘭,他接到羅斯福和丘吉爾發給莫斯科的電報副本,在電報中,他們要求斯大林給予友好接待,並改變其(指斯大林)對波蘭政府的態度。米科拉伊奇克在他的同事格臘勃斯基和羅默爾的陪同下,於7月30日到達莫斯科。他們在飛機場上受到的接待是冷冰冰的,而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的成員也已經來到了莫斯科,並同俄國人簽署了互派使節的協議,這一訊息並沒使局勢明朗化。第二天,當莫洛托夫冷淡地問米科拉伊奇克來此幹什麼時,米科拉伊奇克回答說,他想要會見斯大林,以便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