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尊嚴的講壇上,我將不就1936年條約的法律地位迸行辯論,但是我們的國家毫不猶豫地信賴聯合國憲章。隨後他又對安全理事會回顧了1821年穆罕默德·阿里征服蘇丹後的歷史情況:埃及的統治開闢了蘇丹走向現代文明的道路。秩序和繁榮代替了過去的混亂和無政府狀態。這就是聯合王國貪婪地覬覦尼羅河流域時的圖景!一個自稱為馬赫迪的部落頭頭所領導的宗教叛亂,為英國提供了它所需要的那種機會。當有力的行動可以把這場正在萌芽的叛亂鎮壓下去的時候,聯合王國卻用了一切可以想象得到的手段阻止了這種行動。它強迫解散在埃及的埃及軍隊,銷燬其軍火,並且把在蘇丹的埃及人全部撤出。
在談到在蘇丹的英國人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歧視埃及並使這個國家保持著“落後和分裂”的狀況之後,他控訴說:
最近幾年,惡意的宣傳把尼羅河流域的統一說成是一個“埃及帝國主義”的概念——好象我們渴望同我們的同胞團聚一堂、好象我們想保持自然和歷史把蘇丹和埃及其他部分聯結成為同一的實體的那種紐帶也是帝國主義的了。
亞歷山大·卡多根爵士代表英國發言。他指出,1936年條約在其1956年期滿之前,只有經過雙方同意才能法律上加以修改。埃及的論據說,由於軸心國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