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協商的方法。
正如下院所知道的那樣,與其他國家的某些磋商現在正在進行。為了完全說清楚在這些磋商結束以前陛下政府的立場,我現在必須讓下院知道,在這段時間中,如果發生任何顯然威脅波蘭獨立的行動,而波蘭政府也因此認為用他們的全國武裝部隊予以抵抗是極端重要的,陛下政府將感到它立即負有竭盡全力給予波蘭政府一切援助的義務。它已經給予波蘭政府這樣的一種保證。
我可以再附加一句,法國政府已授權我來說清楚,他們在這件事情上與陛下政府處於同一立場。
張伯倫宣告的文字在同一天分送給一切有關政府,包括美國、蘇聯、土耳其、東南歐各國以及軸心國家的政府。羅斯福總統的評論是:這個宣告是卓越的,將產生極其巨大的效果。俄國人的反應則沒有這樣良好。
3月29日邁斯基曾詢問卡多根,張伯倫3月28日在下院聲稱英國政府正在建議要走得“比磋商更遠”是什麼意思。卡多根告訴他說,由於波蘭的態度,四國宣言的建議已經打消;英國政府正仔細考慮在波蘭和羅馬尼亞一旦受到德國的攻擊而進行抵抗時給予直接軍事援助的保證。他又說,如果波蘭和羅馬尼亞與德國發生衝突,“它們無疑地會對蘇聯政府的同情和積極的援助感到高興……不管這是什麼樣的援助,只要看來可能是最適當和最有效的就可以了”。邁斯基評論說,所建議的這種保證將是“英國政策的一次革命性的轉變”,它“將極大地增加其他國家的信心,可能會有很大的效果”。哈利法克斯在30日那天與邁斯基有一個約會,但他被迫把這次會見推遲到31日的早晨。到那個時候,張伯倫當天下午將發表宣告答應幫助波蘭就會成為眾所周知的事,而沒有事先把英國政府的決定通知蘇聯政府這一事實就更增加了蘇聯方面已經十分發展的不快情緒。當哈利法克斯向邁斯基宣讀了張伯倫將要發表的宣告後,問他是否首相可以說些什麼以表示蘇聯贊成這個宣告,邁斯基回答說,在接到通知後這樣短的時間裡,他無法說他的政府將採取什麼立場;他還說,蘇聯政府不打算去勉強任何人,因此將不會採取主動。邁斯基並不反對這樣的一個建議,即張伯倫可以大略地提一下蘇聯的外交政策,說它與這個宣告看來似乎是一致的。張伯倫那天(31日)下午在下院發表宣告後的短時間討論中回答向他提出的一個問題時說:“我毫不懷疑,我們行動所根據的原則,(蘇聯)政府是完全理解和欣賞的”。在莫斯科報紙上發表的下院會議經過的詳細報道沒有提到這句話,李維諾夫4月1日接見西茲時也顯出對於最近的發展感到惱火的明白跡象。
張伯倫在下院的這一次討論中還強調指出,他所說的一切只是“打算適用於我稱之為一個暫時階段的時期”;“為了積聚最大量的合作來努力制止侵略,可能要採取各種進一步的措施”,這要等波蘭外長下一週來倫敦訪問時再同他討論。
4月1日貝克又接見了肯納德,後者按照外交部的指示特別提請他注意以下這一事實:保證是“一個暫時的措施”,它的繼續要看一項相互保證的方案是否能夠付諸實行;並指出,英國政府指望波蘭對德國不要採取一種不妥協的態度或採取任何挑釁性的行動。貝克向肯納德保證,英國政府可以信賴波蘭政府不會做任何挑釁的事,並且補充說,他本人已經警告報界,對於首相的宣告“不要表示太多的過分熱情”。
張伯倫發表宣告的訊息事實上受到了波蘭人民的熱烈歡迎,3月31日那天在公共場所常常可以聽到“英國萬歲”的呼聲。不過,在第二天波蘭外交部發表了一個調子謹慎的宣告,並在報紙上發表了。宣告強調,波蘭欣賞英國政府所採取的步驟並不意味著支配波蘭外交政策的原則有任何變更;波蘭外交政策的基礎仍舊是獨立,波蘭將繼續依靠它自己的力量和它與其他國家的良好關係。
同時,3月31日晚上倫敦一家晚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暗示英國的保證也許不適用於但澤或走廊局勢的改變;那天晚上一家國際新聞社發出的電訊中有同樣的暗示;4月1日早晨《泰晤士報》上出現了一篇社論,它對張伯倫的保證的原文作了解說,並得出結論說,首相的保證事實上並沒有使英國承擔“保衛波蘭現有疆界的每一寸土地的責任。宣告的關鍵字眼不是‘完整’,而是‘獨立’”。它回顧了1938年夏秋之際捷克斯洛伐克發生危機時的某些臭名昭著的時刻,當時《泰晤士報》的一篇社論曾預示英國政府將要走出的一步,而後來也真的被證實了。因此,1939年4月1日的這篇文章在很多英國人、波蘭人,也許還有德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