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2 / 4)

乎盧卡謝維奇在5月17日曾把貝克的一個要求帶給博內,即議定書中應加上一個秘密條款,宣告維持但澤的現狀是關係到波蘭的切身利益的事。博內反對讓貝克獨自有權決定,因但澤而引起的一場危機已足夠嚴重到使保證生效,盧卡謝維奇因此向他保證,英波兩國政府已經就一個與交給博內的相同的條款達成協議。博內懷疑(他說)貝克正在試圖利用倫敦來對付巴黎,以便取得更廣泛和更明確的承諾,就告訴盧卡謝維奇說,他必須核實大使的話。18日他從法國駐倫敦大使科爾貝那裡聽到,自從4月6日以來,英國政府沒有與波蘭人舉行過討論,它沒有同意維持但澤的現狀是波蘭的“關係切身利益的事”這種提法,它也沒有考慮就這個問題簽署一項宣告。博內於是在5月19日推遲了那份已準備好的議定書的簽字手續。他與哈利法克斯5月20日在巴黎,22日又在日內瓦商量了這個問題,並同意後者的意見,即法國和英國對波蘭承擔的義務必須完全相同。5月27日,盧卡謝維奇得到博內的通知說,法波條約的批准和解釋,必須等到英波協定已準備簽署的時候。英國政府並不急於與波蘭討論它們的互助協定,而是寧願等到與俄國的談判取得更大的進展後再說;英波談判直到8月方才認真開始進行。結果是法波議定書直到戰爭爆發後才簽字。

雖然各個有關人物在5月間的法波談判中所充當的角色還不完全清楚,看來似乎波蘭人曾試圖嚇唬法國人,透過告訴他們英國已接受這項義務,使他們按照波蘭的吩咐去為但澤而戰。至少,以下幾點是肯定無疑的:波蘭人極為重視要法國和英國承認波蘭的以下這一論點,即但澤的局勢是波蘭的“關係到切身利益的事”;德國政府懷疑,或公開宣稱懷疑,法國人和英國人會願意“為但澤而死”;首先是法國政府,後來是更加勉強的英國政府,發現如果公開宣告,它們對波蘭的保證,將因後者抵制德國想以單方面的行動來決定但澤未來地位的企圖而開始生效,那是合適的。

在英國的保證宣佈之前,波蘭外長曾經拒絕考慮德國提出的解決但澤問題的條件;而且,即使貝克本人願意把但澤交還德國並同意一個“走廊上的走廊”,波蘭的輿論也將使這樣的安排不可能實現。大多數波蘭人也許不能說清楚,既然納粹分子已控制了這個自由城市,現在波蘭在但澤剩下來的“重大的切身利益”還有些什麼,但是他們幾乎全部會想到,從戰略和經濟的觀點來看,他們仍舊保有的立足點對波蘭的獨立是必不可少的。斯米格萊…雷茲元帥在7月的第三週接見報界時,概括談了波蘭人在這個問題上的感情,他說如果德國控制了但澤,它就能夠控制波蘭的經濟生活。為但澤而戰,因此也就意味著為波蘭的獨立而戰,所有的波蘭人寧死而不願再失去他們的獨立。

不過,並不是由於認識到波蘭方面的力量,才使法國和英國政府宣佈它們將支援波蘭,如果它為但澤而進行戰鬥的話;而更多的還是由於害怕德國宣傳人員想使法國、英國、波蘭和德國的輿論相信“不值得為但澤打一場戰爭”的企圖,可能會對和平陣線造成危險。4月間,有些法國報紙也採取了這個論調。登在《作品報》上的馬塞爾·戴阿特的一篇文章否定法國人應該為“但澤捐軀”,從而引起達拉第在5月4日發表一項宣告,譴責削弱法國的決心和在國外製造對法國政策的懷疑的各種企圖,並宣稱法國的安全和文明的前途,在德波的爭吵中都已陷入危險之境。同一天博內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說,波蘭的切身利益是否受到了影響和在哪些方面受到影響,這要由波蘭自己來決定,它可以依靠法國和英國的全力支援。5月11日,達拉第在波旁宮發表了一篇強有力的關於外交政策的演說,他宣稱他的政府在波蘭的同意下已經採取“必要的措施來立刻直接運用同盟條約”。6月底有謠言說,但澤即將發生政變,法國駐柏林大使於是建議法國政府發表一項更加具體的宣告,明確地表示法國的保證將適用於單方面企圖改變但澤的現狀的嘗試,以打消德國對於法國的態度的任何幻想。7月1日,法國部長會議決定採納庫隆德勒的建議,在同一天把博內致裡賓特洛甫的一份照會交給了駐巴黎的德國大使。這份照會的最後一段原文如下:

當各式各樣的措施正在但澤被採取、而它們的範圍和目的又是很難估計的這一時刻……我……認為我有責任明確地宣告,任何打算修改但澤現狀的行動,不管它是什麼形式,並且因此引起波蘭的武裝抵抗,都將使法波協定發生作用,並迫使法國立即給與波蘭以援助。

7月2日,法國海軍部長康潘希在昂西的一次演說中公開宣稱,在但澤不可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