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1 / 4)

在英國和法國政府給予波蘭保證之後,由於它們的某些行動和宣告,象這一類的懷疑很可能反而有了加深而不是減少。由於它們懷著想避免逼近的災難的值得稱讚的願望,並深信(這並非毫無歷史的根據的)波蘭人是天生的頭腦發熱和一意孤行的,西方政府一再勸告要謹慎和需要磋商,建議波蘭人要表現出已作好準備與德國人進行談判,並且不排除可能透過調解來和平解決但澤問題的可能性。

在軍事專家之間的接觸建立以後,很快就表明,西方大國只能給波蘭以很少的直接援助;當經濟和財政的談判開始時,表示要給予波蘭人的比較少量的援助和附帶的條件,更使華沙感到失望和不滿。而且,西方大國公開和私下裡作出的保證,即它們將堅決履行它們對波蘭的保證(即使是在波蘭發生了一件非暴力造成的既成事實),由於同時向德國作出了保證而受到某種程度的抵銷。在這個時期,它們曾一再試圖使德國人相信,和平陣線不應看作是包圍;並且試圖找到一個能直接同德國談判的基礎,以便和平解決德波爭端和其他重大糾紛。

在這樣的情況下,直到8月間德波關係顯然已進入危急的階段時為止,波蘭人竟能十分相信英國的誠意而沒有極力要求籤訂英波互助協定,這也許是很不容易的。在此期間,貝克仍然只滿足於張伯倫3月31日和4月6日的口頭宣告,和他本人與哈利法克斯4月初在倫敦會晤時達成的非正式協議。英國政府還值得稱讚的是,當它建立一個和平陣線的努力由於它與蘇聯政府的談判破裂而顯然將歸於失敗時,它的實踐其口頭承諾的決心卻並沒有動搖,雖然談判破裂的最後原因或藉口是由於波蘭對俄國部隊進入波蘭所持的態度,而這種態度據當時很多法國人和英國人看來是極其不妥協和不現實的。

我們已經看到,英國和波蘭政府想把單方面的英國保證波蘭改成為一項互助協定,這一打算已由張伯倫4月6日在下院中宣佈,協定的主要條款也已在4月4…6日的英波會談中在原則上決定。哈利法克斯和貝克注意到,在協定能夠簽訂之前,只有兩個突出的問題需要解決,他們有分歧意見的其他各點被認為對協定的起草沒有直接的關係。

這兩個突出的問題中的第一個,是對波蘭的互惠保證是否適用於因對一個或更多的西歐小國進攻而引起的戰爭,而這些小國是英國根據與法國的君子協定同意給予援助的,如果它們成為德國侵略的物件的話。這個問題很快就解決了:貝克於4月14日保證,波蘭將幫助英國,如果後者因保衛荷蘭、比利時或丹麥而捲入戰爭。第二個問題——需要使法國對波蘭的義務與英國承擔的那些義務相協調——也很快就開始著手研究了。

根據1921年2月19日和21日的政治協定和軍事協定,法國早已負有義務立即給予波蘭以援助,包括有效的和迅速的軍事幫助,如果波蘭捲入了戰爭的話;而最近在1939年1月26日法國外長還公開宣佈過,法國認為這些條約規定對它是有約束力的。我們已經看到,法國政府已讓張伯倫把它同他的3月31日宣告聯絡在一起,即答應支援波蘭,如果它抵抗對它獨立的威脅的話;在張伯倫4月6日第二次宣告之後,波蘭政府要求法國政府發表一項特別宣告,表示法國對波蘭的義務在範圍的廣泛方面不會小於英國所承擔的那些義務。因此,4月13日在達拉第宣佈法國保證希臘和羅馬尼亞的那項宣告的末尾,對法波關係作了如下的說明:

法國政府……對於英國和波蘭訂立相互保證一事感到極大的欣慰,它們兩國已決定相互支援以保衛它們的獨立,如果任何一方直接或間接受到威脅的話。

此外,法波同盟以同樣的精神得到法國政府和波蘭政府的確認。法國和波蘭相互保證,給予對方立即和直接的援助,以反對可能要打擊它們的重大利益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威脅。

不過,法國總理的口頭保證,華沙並不認為是一項充分的保證,4月末波蘭政府於是要求法國政府簽署一份議定書,使達拉第慣用的那個程式具體化。法國政府同意了,到了5月的第二週,一份草案已送請兩國政府批准。這一檔案宣稱,法波同盟條約今後應解釋為法國和波蘭彼此之間將立即相互給予一切可能的援助,以反對任何直接或間接的威脅,這種威脅可能會影響它們的重要利益並引起締約國方面的武裝抵抗。

這份議定書草案於5月12日得到了法國部長會議的批准,但(據博內說)以法國對波蘭的承諾必須與英國的承諾絕對相同為條件。根據博內對以後各種事件的敘述(它在某些方面與其他有關人士的敘述不同),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