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和好的道路走下去。英國政府在7月25日又收到了匈牙利公使6月14日曾答應提供的關於特蘭西瓦尼亞的少數民族處境的進一步的訊息。需要對這些資訊的傳遞作出答覆,這就使做“一些事來鼓勵匈牙利”有了一個機會。8月8日一份回覆匈牙利的文稿發到了布加勒斯特的英國公使館。使館代辦勒·魯熱泰爾奉命把它送交加芬庫過目,並且要告訴他,不管對匈牙利的辯解抱什麼樣的看法,英國的新外交方針就是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關係不好的一個證明,這種關係可能會被“第三者”所利用。英國政府因此強烈要求雙方政府盡它們最大的努力來消除摩擦的根源,和創造一種可以在其中友好地討論它們的分歧的氣氛。特別是,英國政府認為羅馬尼亞政府應確保使匈牙利少數民族沒有抱怨的理由,那是十分必要的。
在它致匈牙利政府照會的草稿中,英國政府小心地不去對匈牙利聲稱它的少數民族受到虐待一事的是非曲直表示任何意見,但它對領土調整的問題採取了一種更加明確的主張。照會稿寫道,英國政府並不打算對這一問題的實際存在或對匈牙利政府對它的重視程度完全不聞不問,但是英國政府深信,在目前的緊張氣氛下領土問題不可能得到有益的討論。它認為,作為一個一般的原則,如果要想得到滿意的結果,這種性質的問題只能在平靜的氣氛中透過自由、和平的談判來加以處理,而不能在強迫之下或者靠戰爭的威脅來達到。
照會稿中的這段話在布加勒斯特引起了一陣強烈的抗議。加芬庫在8月10日對於英國政府竟然聽信匈牙利的主張修改條約者的宣傳表示遺憾:
單就羅馬尼亞政府來說,無論是現在或任何其他時刻,也不管是和平地還是受干擾地,都決不可能有任何邊界調整的問題。領土完整是這個政府的整個外交政策的堅實基礎……。關於少數民族的建議可能乍一看象是合理的,但只不過是一個楔子的鋒刃而已,其後果將是混亂。
次日加芬庫告訴勒·魯熱泰爾說,首相對於英國政府不想對匈牙利的領土要求“完全不聞不問”的宣告深為詫異。同西方國家友好的政策“受到了一次痛苦的打擊”,這將會鼓勵國民中的親軸心國的傾向。
面對著這一猛烈的反應,又是在一個英國與俄國的談判進行得很不好、德國與波蘭為但澤而造成的緊張關係也在加劇的時刻,英國政府決定,冒著疏遠羅馬尼亞的危險去進行安撫匈牙利的嘗試是不值得的。勒·魯熱泰爾8月18日被告知,英國政府在目前不打算對匈牙利的外交新方針作任何答覆,如果匈牙利人再提出領土問題,英國在回答之前將先與羅馬尼亞磋商。
羅馬尼亞政府在與保加利亞和匈牙利的關係中所顯示的保持它的現有邊界的堅定決心,也是它對俄國的態度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4月的倫敦會談中,加芬庫象在他之前的貝克一樣,拒絕任何公開地把羅馬尼亞和俄國聯絡在一起的打算,理由是這隻會激怒德國。他說,在和平時期,羅馬尼亞不會“與德國一起反對俄國”,或者“與俄國一起反對德國”。“如果戰爭爆發,人人都將捲入,毫無疑問,那時要是俄國人想幫助別人,每個人都將樂於接受那種幫助”,因此他沒有理由反對俄國的單方面提供援助給任何遭受侵略的受害者,假如不提名道姓的話。加芬庫離開倫敦之後又訪問了巴黎,他在巴黎與博內的談話中對於俄國也是持同樣的主張。
在加芬庫回到布加勒斯特之後,俄國駐倫敦大使曾詢問羅馬尼亞公使:“對於俄國提出的締結聯盟的建議,羅馬尼亞將採取什麼態度”。蒂列亞回答說,羅馬尼亞“既不參加一個聯盟,也不參加與此有關的任何談判。羅馬尼亞在和平時期使自己對俄國承擔義務是不可能的”。在5月的第三週,羅馬尼亞政府被要求對英國政府的兩項建議提意見,這兩項建議是後者打算在答覆俄國的締結三國公約的最新建議時提出的。第一項建議是,應該要求俄國答應援助波蘭和羅馬尼亞,如果其中任何一國將從事於抵抗侵略並且希望得到俄國的幫助;第二項建議是,俄國對法英兩國進行援助的方案中應包括一句,規定這種援助將“不損害其他國家的權利和地位”(意思是俄國軍隊在沒有得到波蘭或羅馬尼亞政府的同意之前無權越過波蘭或羅馬尼亞的領土)。加芬庫本人對這些建議的反應是,“不管蘇聯政府作出或不作出什麼承諾,俄國人的行動在關鍵時刻將完全以自己的利益為準繩”。幾天以後,羅馬尼亞政府在正式答覆中指出,英法兩國與俄國的談判“是作為一件與保證給予羅馬尼亞的援助完全無關的事而進行著的”;在英法兩國可能與俄國達成的任何協議中將不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