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國和義大利官方的經濟關係委員會在5月15…26日的聯席會議上,就義大利同德國的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進行貿易和在以後幾個月內製訂一份詳細的長期計劃等問題達成了協議。據報道,德國人曾建議,兩國的工業應按各自最適宜生產的部門實行專業化。交換技術情報的機構在柏林和羅馬設立起來了,各生產行業的專家們在兩國間來往絡繹不絕。的確,有這麼多的德國人,特別是納粹的秘密警察和航空技術人員,已經來到義大利,以致人民開始抱怨說,“我們在墨索里尼的統治下生活倒還更好一些”。在一封給阿託利科的信(寫於7月29日和8月1日之間,未註明具體日期)中,墨索里尼本人也反對這種向補充性的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傾向。
當軸心國家的經濟合作正以這種迅速的步伐進行,並且在德國想建立一個德意志經濟帝國和義大利想要本國自給自足這兩者之間正產生著衝突之時,墨索里尼在5月30日的一份備忘錄中重申了他對軸心政策的觀點,這一備忘錄是由新任命的德意聯合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卡瓦萊羅將軍帶往柏林的。在扼要重述墨索里尼希望把那一場富豪統治的國家同人口眾多而又貧窮的國家之間的不可避免的大戰至少推遲到1943年的種種理由之後,“卡瓦萊羅備忘錄”列舉了對抗“倫敦…巴黎…莫斯科三角”的經濟、軍事和政治等方面行動的計劃。墨索里尼建議,在最近的將來,軸心國家除達成最大可能程度的經濟自給自足和重整軍備以外,還應當以物質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破壞活動來進行反擊。應當鼓勵反猶大主義、和平主義、區域自治運動(例如,在阿爾薩斯、布列塔尼、科西嘉和愛爾蘭)、總的社會和道德的崩潰以及殖民地人民的反叛。在這方面,布林什維克主義和西方聯在一起,對軸心國家倒是有利的。當戰爭終於爆發時,墨索里尼期望,義大利能提供較多的人力、較少的物資;德國則是較多的物資、較少的人力。他建議從衣索比亞出發以進攻英法兩國的非洲領土,並預見到在萊茵河畔、阿爾卑斯山區和利比亞境內會出現膠著狀態的戰局。因而,西線的戰爭將主要是空中和海上的戰爭,在東面和東南方面,相反地墨索里尼建議打一場運動戰以擊敗西方國家的封鎖和消耗戰略。波蘭和其他受到保證的國家如希臘、羅馬尼亞和土耳其等,在別國,甚至俄國,能夠出來援助它們以前,就可以被完全擊潰。西方民主國家在準備打一場消耗戰。德國和義大利必須用立即控制住整個多瑙河和巴爾幹地區的辦法來對付敵人的這種戰略。它們決不能滿足於那些國家的宣佈中立。它們必須佔領這些領土並利用它們。這樣它們就能既保護它們的後方,又得到糧食和原料的供應。匈牙利和保加利亞可以看作是軸心國的走卒。墨索里尼建議,經希特勒批准後把這些考慮作為德意兩國總參謀部擬訂計劃時的依據。
卡瓦萊羅於5月31日自羅馬啟程去柏林就任鋼鐵公約所規定設定的軍事委員會和經濟委員會的副主席,他留在柏林一直到6月10日。他於6月3日把這份備忘錄交給了裡賓特洛甫,裡賓特洛甫在三天後告訴阿託利科說,希特勒原則上同意墨索里尼的意見,但希望再進一步討論這件事,因此他建議,這兩位獨裁者應該在夏末以前在勃倫納山口會晤。據裡賓特洛甫說,希特勒已經提議過他應該去佛羅倫薩作一次私人訪問,但是,那樣的話,十月份將是最早的適宜時間。沒有說什麼更加明確的話,但是墨索里尼看來似乎已相信,在他和德國人之間,現在已經差不多有了一項對於遵循卡瓦萊羅備忘錄中所表明的政策的共同諒解,特別是關於至少在三年內避免戰爭的諒解。
日子一天天很快地過去了,但是墨索里尼或齊亞諾對於在勃倫納山口會晤的建議都沒有作出任何反應。威廉街德國外交部的反納粹官員們日益急切希望這一會晤能夠實現,如果可能的話就在7月舉行,他們希望屆時墨索里尼會反對希特勒的計劃,從而推遲戰爭,直到民主國家已經強大得使軸心國家再也不敢攻擊它們為止。透過阿託利科,德國一再(例如,在6月15日)提醒義大利政府;但是齊亞諾。他的注意力6月間主要集中在西班牙和巴爾幹各國方面,只是責怪阿託利科慣於危言聳聽。然而,6月底但澤的局勢又告緊張之後,他指示阿託刊科立即往見裡賓特洛甫,表明“我們在任何可能發生的情況下,即使是最嚴重的情況下,自然決不會退縮,但我們希望能及時瞭解事情的真相,以便能夠採取必要的措施,不論是軍事方面的還是道義上的”。但是他的焦慮不安似乎並不是十分嚴重的。同時,墨索里尼象過去一樣,準備向希特勒提出不是為自己謀利益的忠告,擬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