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3 / 4)

足點上去,對於羅馬尼亞、南斯拉夫、波蘭、土耳其和希臘這樣的權力主義國家,這個集團也不會有吸引力的。而且,齊亞諾這時收到了一封3月20日發出的、確實有著虛假情意的信件,裡賓特洛甫在這封信中對於義大利政府的“同情而又友好的態度”表示了他的最衷心的感謝;並解釋說他是怎樣盡了最大的努力來使他們隨時獲悉情況的,雖然德國政府自己對於捷克斯洛伐克危機在最近幾個星期中突然達到嚴重關頭也很感到吃驚。在詳細解釋透過馬肯森給予的那些保證時,他回顧了“元首的決定,即在所有的地中海問題上,軸心國的政策全由羅馬來決定”。他斷言,大約四星期前已來到柏林的克羅特代表,既未得到官方的支援,也沒有受到他們訪問過的一個非官方機構的鼓勵。他們可能還去試探過“其他的非主管機關”,但他答應,今後應避免再發生誤解。同一天(3月21日),魏茨澤克從柏林打電報給在羅馬的馬肯森說,凱特爾將軍已準備好舉行德、意兩國參謀人員的會談,他還敦促豐克(德國經濟部長)改善向義大利供應焦炭和煤的工作。

齊亞諾的敷衍致謝同裡賓特洛甫的熱情洋溢,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但作出的保證似乎起了作用。那天晚上,墨索里尼在法西斯大會上為堅定不移地忠實於軸心國的必要性進行了爭辯。從德博諾元帥和巴爾博元帥那邊發出了反對意見;後者對領袖說,他“正在拍德國的馬屁”。至於齊亞諾,由於墨索里尼的雄辯衝昏了他的頭腦,所以就猛地站起來駁斥這種對領袖的人身攻擊,而全然忘了他想要影響政策的決心。大會開得很長,但最後重申仍擁護軸心的政策。墨索里尼3月26日對法西斯老警衛隊員講話時,德博諾和巴爾博同他仍未取得一致意見;而國王維克多·艾曼努爾則自由他講出了他對德國人和墨索里尼的看法。但是,這種反對意見只不過是口頭上的炮彈和為爭取權力地位而施展的一點點策略。

就這樣,在阿託利科3月22日於威尼西亞宮作彙報以前,墨索里尼已經在拿加入軸心的政策來檢驗黨內對他的忠誠。阿託利科本人事實上並不反對德意聯盟。他在3月18日發來的一封電報中,曾對德國的行為和許多德國重要人士為此而感到的驚訝和羞愧,坦率地表示了自己的意見。但是,無論是在3月18日還是22日,他得出的結論都是,如果義大利和德國要並肩前進,那麼權利和義務必須明確地規定好。在此之前,裡賓特洛甫與齊亞諾的會晤、戈林的訪向羅馬和過去幾個月內提出的其他一些計劃,都必須暫時推遲。他提醒法西斯領袖們說,德國人“可能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為權力狂和目空一切而衝昏了頭腦”,並且可能同義大利的利益發生衝突;但是他也鼓勵他們,要他們相信德國大概在兩年內不會發動戰爭,如果發生危機,那也會支援義大利的。經過仔細研究局勢,包括義大利國內的情緒之後,墨索里尼決定,如果繼續遵循軸心的政策,那就必須確定目標和勢力範圍,操德語的南蒂羅人必須重新併入德國。他要寫一封親筆信給希特勒,在信中他也要提到對他的威信所造成的損害。如果這就是科爾特所提到的那個資訊:墨索里尼說出了他要取得立即補償的意向,但沒有說出在哪方面獲得補償。希特勒猜想,他指的是法國,因而警告他說這將是最不合時宜的。

然而,還有早就在墨索里尼心中盤算著的阿爾巴尼亞。3月22日英國政府已獲得情報,表明墨索里尼可能打算在4月1日左右同時插手干預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張伯倫3月20日要求墨索里尼協助維護和平的信件,只不過促使墨索里尼於3月23日決定立刻開始其臨戰準備。他把這一信件看作是民主體制遲鈍的又一證據,於是決定在阿爾巴尼亞到手以前不作答覆。到那時他就可以肯定他說義大利決心維護和平,但附有保留,即在義大利的權利得到確認以前,這不可能有實際的表現。但是,就義大利對法國提出的要求來說,英國政府,不管它可能作出過什麼調解的姿態,據說並不想迫使法國讓步,以誘使墨索里尼脫離軸心;而只願意從中進行調停,如果雙方都希望這樣的話。

與此同時,希特勒不僅利用墨索里尼的野心和虛榮心,而且還使他感到恐懼,從而加強對他的控制。他在3月25日發出的祝賀法西斯黨誕生二十週年的電報中,一開頭就把墨索里尼稱作是歐洲反對布林什維克主義的最早的戰士,最後還答應在任何情況下給予毫不遲疑的支援。夾雜在這些為討好而丟擲的禮物之間的是這樣一句提醒的話:雖然義大利和德國對別人毫無傷害,但世界其他部分卻對它們懷有“地獄般的仇恨”,正是這種仇恨把它們兩國聯結在一起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