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年的“多瑙河最後規定”內。非多瑙河沿岸的大國就這樣在多瑙河流域的統治中佔了優勢,此種情況遭到羅馬尼亞日益增強的反對;幾年後俄國和德國都要求參加歐洲委員會了。
黑海海峽的控制權自1840年的倫敦協約以來就以國際協定為基礎,它是力量均勢的另一個標誌。俄國在海峽的利害關係比其他國家更重要,而且因為俄國的海軍實力總不如英國和法國,所以它平常的政策就是阻止外國艦隊駛入黑海,而不是為自己的艦隊謀求駛出黑海。而且黑海海峽的控制權涉及到土耳其的安全,其影響程度遠在多瑙河控制權對多瑙河任何小國的影響之上。在1918年俄國和土耳其崩潰時,黑海海峽的控制權落入英國和法國之手,它們利用此種權力,透過支援俄國南部的鄧尼金和弗蘭格爾,對蘇維埃政府進行直接干涉,又透過支援希臘的擴張主義目的,對土耳其進行間接干涉。威爾遜十四點的第十二點曾經宣告:“達達尼爾海峽應在國際保證下對所有國家的船隻和貿易開放”,但在美國拒絕對黑海海峽實行委任統治時,海峽即由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