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它希望透過和平改變來糾正。法國人認為它的東部盟國的安全對法國安全是不可缺少的,希望能象對法德邊界作出保證那樣也對波德和捷德邊界作出保證。不過,英國拒絕把它承擔的義務擴大到東歐,卻支援德國的理由;結果,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從洛迦諾條約所得到的,只是同德國的仲裁條約以及同法國的互助條約。因此,洛迦諾條約雖然為西歐的安全和信心開闢了新時期,也為德國參加國際聯盟作了準備,但它也透露:德國有義務尊重西部邊界,不是基於凡爾賽條約的規定,而是基於後來在洛迦諾談判期間它自願作出的同意;既然它並沒有自願同意接受它的東邰邊界,它也就沒有義務尊重它。這一美景暫時被各項仲裁條約、國聯盟約的各種義務以及根據盟約笫十九條關於和平改變的規定所織成的迷霧掩蓋了。但是,在法國同唯一能對德國東部邊界單獨施加壓力的國家蘇聯簽訂法蘇條約的時候,希特勒便以此為藉口廢除洛迦諾條約和重新武裝萊茵蘭,這正是洛迦諾符合邏輯的後果。洛迦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