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帝室,中興有日!
事發前,鄴城有童謠曰:“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燈燈滅。”看來,高澄之死,正應謠讖。
從十七歲開始,朕每天都不忘鍛鍊體魄,常常在宮內雙臂各夾一對石獅子,來回逾牆奔走,陶冶氣力。閒暇之餘,朕還喜愛射箭發弩,且射無不中,時人號為“神射”。日後想來,朕多年以來的舉止,太過於直露,失於不知韜光養晦。以至於當時群臣,暗中多以為我有孝文帝風采。內心忠於我大魏朝的臣子心中高興,但朕所有這些舉動,均深為高氏及其心腹臣僚所忌。
豈料,高澄剛死,平地一聲雷,其弟高洋忽然出現。此人平素被人們譏笑為“大憨痴”,根本不顯山露水。當時,他年僅二十一歲,卻能在其兄高澄死後搖身變臉,成為我大魏朝最危險的敵人。
在鄴城,高家的心腹遍佈朝內:太尉、太保高隆之、開府司馬子如、侍中楊愔;其餘勳貴,盡被高洋召於晉陽。
京城士民惶惑間,高洋忽然率領八千精騎現身於鄴城,衝入昭陽殿來“覲見”朕。
高洋言為覲見,實則示威。他手下二百多鐵甲士兵,皆隨他登上殿階,扣刀攮袂,如臨大敵。臣子面君,入朝的時候如此“禮數”,千古罕有。
未等朕發話,高洋自己也不行禮,令禮官傳言說:“臣有家事要辦,馬上回晉陽,特來辭行。”言畢,他徑自離開,揚長而去。
望著此人背影,朕心裡一個勁發涼,不得不對嬪妃哀嘆:
“此人舉止行為,勃勃兇悍,比其兄高澄更甚,我日後肯定凶多吉少!”
果不其然,僅僅過了九個月,已經被加封為齊王的高洋就迫不及待地逼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