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相互間的親熱無猜,朕和他一起在鄴城東郊行獵。
二人並轡之時,朕拍馬揮鞭,馳逐如飛,很想給他顯示一下朕的馬上功夫。豈料,當時被高澄所派監視朕行動的羯族領將、禁衛都督、匈奴人烏那羅受工伐隨後趕上,抓住朕的韁繩喊道:
“皇帝不要跑得比大將軍快!您比大將軍馬快,會使大將軍發怒!”
朕回首一望,高澄正立馬注目於我,悠然而笑。
羞惱交加,我只得援轡慢行。
獵後回宮,朕與高澄宴飲。酒才兩巡,他竟然手舉大觴,直抵朕的下巴,強灌朕酒喝:“臣高澄勸陛下滿飲此酒!”
如此無禮,讓朕憤然大怒:“自古無不亡之國,朕受辱如此,不活也罷!”
不料想,高澄忽然起立,高聲怒罵:“朕,朕,狗腳朕!”
更離奇的是,他竟然派站在一旁侍立的崔季舒猛擊朕三大拳,然後奮衣而出。
朕為帝十餘載,從未受過如此凌辱。惶惑、驚懼下,朕百感交集,自詠謝靈運詩洩憤:
“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志義動君子。”
當時,朕身邊的侍講、漢儒荀濟偵知我的心意,就和宗室元謹等人在宮中密謀,在皇宮後苑以堆立假山為名,暗中挖地道以向北城,準備趁機把我救出鄴城,然後外出,匯合忠於我大魏的兵將,奪回屬於我元氏皇族的權力。此舉如果成功,我可能很像十多年前的孝武帝逃離高歡那樣再逃出去,脫離高氏家族的掌握。
不料,地道挖至千秋門的時候,密謀者急於求成,地下響動聲音太大,驚動了看守士兵。
十四 假如明天來臨(3)
高澄聞報後,即刻勒兵入宮,立而怒問我:“陛下為什麼要造反啊?臣父子功存社稷,做過什麼對不起陛下的嗎?”
叱責過後,他就下令,要殺盡朕的左右從人和妃嬪。
悲憤之餘,朕也豁出去,振衣而起,怒斥他說:
“渤海王,您怎能說朕造反,大概是你要造反吧!世上只有臣反君,哪裡有君反臣之說!自古至今,要造反的皇帝,朕大概是第一個吧!朕本人尚不惜身,何況妃嬪!”
高澄登時無語。
此後,他倒是未殺朕的嬪妃,但下令把荀濟、元謹等參與密謀之人盡數烹殺於市,完全清除了朕在朝中的親信。
自此,他對朕的看管日嚴,派人把我關在含章堂內,類同囚犯。
朕,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高澄手黑。他對群臣的控制力,比起其父,只強不弱。他不僅烹殺了元謹等人,還殺掉了朝中的中軍大將軍溫子昇(當時,溫子昇還任高澄大將軍府的諮議參軍)。
溫子昇⑦,乃晉朝大名士溫嶠的後裔。我大魏孝明帝初年,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儒士補充御史之職,溫子昇在八千名應考人中名列榜首,一舉成名,時年僅二十二歲。我們北朝文人,只有他一個人享譽南朝,時人稱讚他的才能可類比南朝的謝靈運和沈約兩位大家。南朝梁國老皇帝蕭衍看過他的詩文,曾讚歎說:“溫子昇,可謂曹植、陸機復生於北土。”
朕最早知道溫子昇,是有一次偶然讀韓陵山定國寺的碑文。碑文文采清麗,氣勢磅礴,使朕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位大才子。⑧
而後,朕對溫子昇的詩歌非常著迷。最欣賞的,尤其是他的《春日臨池詩》:
光風動春樹,丹霞起暮陰。
嵯峨映連璧,飄■下散金。
徙自臨濠渚,空復撫鳴琴。
讀其詩,舌頰生香。剛柔華實之間,一意貫穿,新穎動人。此外,他的《涼州樂歌》,莽莽蒼蒼,北國山川,涼州風物,如在眼前,讓人遐思無限:
遠遊武都郡,遙望姑臧城。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路出玉門關,城接龍城阪。但事絃歌樂,誰道山川遠。
如此優秀的大魏朝詩人,不過在高歡死後,他和我有偶然的詩詞唱和。僅僅如此,就為高澄所疑,一直派人對他深加監視。元謹等人救朕出宮事件敗露後,高澄懷疑溫子昇也參與其中,無憑無據,就把他關入晉陽監獄。據說,溫子昇被餓六日,最後自吞衣中棉絮,悲慘而死。
幽辱之中,總是令人氣悶的壞訊息。還好,否極泰來,終於有好訊息傳來。武定七年⑨八月,高澄在晉陽被人暗殺。此人死時,年僅二十九歲。
聞知此訊,朕長出一口大氣。大魏王朝,看來終於迎來了重振的契機。高氏父子,兩年內相繼身死,朕終於有機會要大顯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