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小說:玉體橫陳 作者:宮本寶藏

色螞蟻打架。由於我們東魏軍穿黃衣,西邊的宇文泰魏軍穿黑衣,占卜者就把黃色螞蟻當成我們東魏之兵,黑色螞蟻當做西魏之兵。特別精準的是,黃黑兩種顏色的螞蟻,每次總是能在雙方交戰前分出勝負。占卜者仔細觀察,發現螞蟻大戰事後,東、西雙方的戰爭結果,完全與真實的螞蟻交戰結果一模一樣。這一次,大丞相渤海王高歡出兵前,黃黑色兩部螞蟻大戰,黃蟻盡被咬死。為此,占卜之人告稱出軍不祥。該勸的都勸了,改說的都說了,也沒人能阻止高歡的出兵。

果然,西魏大將韋孝寬堅守玉璧,屯軍五旬,壁壘森嚴,使得我們東魏士兵戰死了七萬人,依然不能攻克小小的玉璧城,前進不得半步。

憂急之下,渤海王高歡得疾,不得已於十一月庚子兵敗班師。

武定五年⑤春正月己亥朔,朕記得清清楚楚,那一天出現日食。丙午,剛剛經歷玉璧大戰失敗的渤海王高歡薨逝,時年五十二歲。

我東魏大丞相薨逝,確實天大的事情。朕本人為他舉哀於東堂,身服緦■以表達哀思。同時,朕下詔,依據漢大將軍霍光的儀典,贈死去的高歡假黃鉞、使持節、相國、都督中外諸軍事、齊王璽紱,並在喪葬禮上給予他轀輬車、黃屋、左纛、前後羽葆、鼓吹、輕車、介士等等殊榮,兼備九錫殊禮,諡其為“獻武王”。

八月甲申,大丞相高歡被葬於鄴西北漳水之西,朕親自臨送於紫陌。

十四 假如明天來臨(2)

望著無盡的白衣隊伍,朕潸然淚下。無論如何,在我年僅十一歲的時候,正是這位渤海王把我擁上帝座啊。

時人總愛以曹操比擬渤海王高歡。但是,從朕本人的角度,覺得渤海王高歡一直待我還算不錯。十三年間,在朕面前,他從來沒有讓人無法忍受的驕橫跋扈之舉,當著朝臣,他對我畢恭畢敬,臣禮未失。

從天平元年到武定五年這十來年,渤海王高歡一直在晉陽遙控朝政。每次他到鄴城,我們君臣會面,他都竭盡臣禮,未曾有絲毫失禮。有可能,他追悔自己先前逼跑孝武帝之舉,所以才對朕如此謙卑。唯一令朕稍感不快的事情,就是他每次到晉陽來覲見我的時候,在朝中和親信大臣說話,均用鮮卑語,似乎是故意不讓朕聽懂他們談論的內容。我大魏帝室族本來就是鮮卑,可是自從孝文帝華化以來,宗室貴族中,能懂鮮卑語言的人已經不多。渤海王高歡六鎮軍將出身,從前一直在邊陲,成日與鮮卑鎮將和鮮卑士兵打交道。所以,他這個漢人,反而能講一口流利的鮮卑語。多年以來,他正是仗恃鮮卑、敕勒以及那些鮮卑化的漢族軍將為他效力。

父是英豪,兒郎虎豹。高歡崩逝時,其長子高澄秘不發喪,率人急奔晉陽以固軍權。不久,高歡手下、時為魏朝司徒高官的侯景據河南地造反。高澄隨機應變,派兵遣將,討伐侯景。一切安排就緒後,高澄於夏四月才回鄴城“朝見”我,真正公開為其父渤海王高歡發喪,告諭文武,講述其父的遺志。我的這位舅子(也是我妹夫),年紀僅比我長三歲。

渤海王死後,本來是朕重振大魏帝室的最佳機會。可惜,高澄文才武略如此,看來朕只能繼續當幌子皇帝。不得已,七月戊戌,朕只得下詔以高澄為使持節、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大行臺、渤海王。也就是說,子承父志,高澄完全承繼了其父高歡的一切職位。

詔令下達後,高澄還做樣子,假裝固辭丞相之位。朕當然不能借機就勢,反而要發詔安慰他:“丞相您乃朝野攸憑重臣,社稷安危所繫,不得令遂本懷。”

轉年年初,高氏家族的大都督高嶽等人在渦陽大破侯景,俘斬五萬餘人,其餘叛兵叛將溺死於渦水,水為之不流。侯景窮蹙,亡走淮南,投奔南朝的梁國。侯景是羯人,一直是渤海王高歡手下愛將,文韜武略非常。這樣一位宿將,最終竟然敗於其子侄輩的高澄之手。至此,高澄的威權日盛,完全凌駕於一切朝臣之上。

這位新渤海王高澄,論親論倫,與我關係非淺。他的二姐,是我的皇后。我的親妹馮翊長公主,是他的正妻。

高澄嗣位渤海王后,一改其父高歡對我的儀禮敬重,根本不拿我當皇帝對待,失禮放肆。如同其父高歡時代一樣,他本人擁重兵坐鎮晉陽,派其手下、大將軍中兵參軍崔季舒入鄴城,授其為黃門侍郎。這個崔季舒,唯一的任務就是監察朕的動靜。事無鉅細,崔季舒每天派人把朕在宮內的舉動報告給高澄。據有人講,高澄在與崔季舒的書信中,每次稱呼我,總是以“痴人”名之。

武定六年⑥秋,高澄來鄴城入見。為了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