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翼,還是一回回進入毛澤東設下的伏擊圈,連吃敗仗:
就在佔領延安後的第六天,在延安東北的山勢險要的青化砭,胡宗南三十一旅近三千人被殲,旅長李紀雲被俘;四月十四日,胡軍四千多人被殲於陝北羊馬河;五月二日至四日,在陝北蟠龍,胡軍六千七百人被殲……
第九部分:國共決戰蔣介石下令“通緝”毛澤東
就在胡宗南騎虎難下之際,蔣介石在重點進攻的另一翼——山東,也連吃敗仗……那是一九四七年五月十六日下午,蔣介石的嫡系王牌整編第七十四師,在山東臨沂北面,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團團圍困在孟良崮,已經瀕於彈盡糧絕的境地。崮,山東一帶對四周陡峭而有著蘑菇狀山頂的石山的稱呼。七十四師的師部,就設在崮頂巖下的山洞裡。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一米八六的個子,長得英俊瀟灑。他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後來升為國民黨中將。張靈甫能文能武,能書善畫,頗有儒將風度。他的整編第七十四師,是蔣介石的五大主力之一蔣介石的五大主力為第五軍、新一軍、新六軍、整編第十一師和整編第七十四師。,向來以驍勇善戰著稱。這一回,卻陷入了絕境。面對中共部隊激烈的炮火,已無退路的張靈甫面臨最後的決擇:要麼降,要麼死。他選擇了“殺身成仁”。張靈甫寫下了絕命書。其中一封給蔣介石,一封給妻子王玉玲。這兩封絕命書,交給了勤務兵。勤務兵穿上解放軍服裝,混出孟良崮,帶到了南京。
王玉玲珍藏著張靈甫的絕命書。筆者於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一日,在西安採訪了張靈甫長子張居禮,他出示了張靈甫的絕命書——這是現居美國的王玉玲,交張居禮之弟張道宇帶來的。張靈甫給妻子的絕命書全文如下:十餘萬之匪向我猛撲,今日戰況更惡化,彈盡援絕,水糧俱無。我與仁杰決戰至最後以一彈飲訣成仁,上報國家及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老父親來看未見,痛極望善待之幼子生養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靈甫絕筆五月十六日孟良崮張靈甫寫罷絕命書之後,自殺身亡。他的七十四師共三萬二千餘人,全部覆沒。
當時,考慮到張靈甫是國民黨高階將領,中共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皮定鈞命政治部派人購棺木予以安葬。收屍者乃吳強。這一段經歷給吳強留下很深印象。後來,吳強寫出了孟良崮之戰的長篇小說《紅日》,並由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於一九六二年拍成電影……對於孟良崮之敗,蔣介石在一九四七年五月二十九日,釋出《為追念張靈甫師長剿匪成仁通告國軍官兵》,對失敗的原因進行了檢討:以我絕對優勢之革命武力,竟每為烏合之眾所陷害,此中原因,或以諜報不確,地形不明,或以研究不足,部署錯誤,馴至精神不振,行動萎靡,士氣低落,影響作戰力量,雖亦為其重要然究其最大缺點,厥為各級指揮官每存苟且自保之妄念,既乏敵愾同仇之認識,更無協同一致之精神,坐視為敵所制,以致各個擊破者,實為我軍各級將領取辱召禍最大之原因。
蔣介石不論是重點進攻延安,還是重點進攻山東,皆遭失敗。
隨著重點進攻的慘敗,蔣介石在軍事上也就由主動轉為被動。蔣介石已沒有一九四六年十月十八日宣稱“五個月之內打垮中共軍”那種躊躇滿志的氣度了。因為五個月早已過去,中共不僅沒有被打垮,反而連連獲勝。就在陝北蟠龍之役和山東孟良崮之役大勝之後,正在陝北靖邊縣王家灣的毛澤東,於一九四七年五月三十日,以新華社評論員的名義,寫了《蔣介石政府已處在全民的包圍中》一文,對形勢進行了分析,並稱蔣介石為“賣國集團”:蔣介石賣國集團及其主人美國帝國主義者,錯誤地估計了形勢……蔣介石的軍隊,無論在哪個戰場,都打了敗仗。從去年七月到現在共計十一個月中,僅就其正規軍來說,即已被殲滅約九十個旅。不但去年佔長春、佔承德、佔張家口、佔菏澤、佔淮陰、佔安東時候的那種神氣,現在沒有了,就是今年佔臨沂、佔延安時候的那種神氣,現在也沒有了。蔣介石、陳誠曾經錯誤地估計了人民解放軍的力量和人民解放軍的作戰方法,以為退卻就是膽怯,放棄若干城市就是失敗,妄想在三個月或六個月內解決關內問題,然後再解決東北問題。但在十個月之後,蔣介石全部進犯軍已經深入絕境,被解放區人民和人民解放軍所重重包圍,想要逃脫,已很困難。
大凡輸家,往往容易發火。蔣介石輸了,對毛澤東恨透了,火極了!一九四七年六月二十八日,蔣介石以國民政府最高法院的名義,對毛澤東下了“通緝令”。蔣介石給毛澤東開列的罪名是:“意圖顛覆政府,其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