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華清池,成了舉世關注的焦點。
華清池,坐落在臨潼縣城之南驪山西北麓,早在唐朝貞觀十八年(公元六四四年),便於此建湯泉宮。唐朝詩人白居易在其名作《長恨歌》中,便寫及楊貴妃沐浴華清池的情景: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二日,從南京“避壽”而來西安的蔣介石,住進華清池,把那裡作為行轅。行轅,即行館、行宮。十月二十九日,蔣介石東赴河南洛陽“避壽”,然後於十二月四日上午,又住入華清池。那時的華清池,共有八間客房。內中五間在院內東南隅,依山臨水,人稱“五間廳”。另三間在東首,稱“三間廳”。朱柱、青瓦的五間廳,在綠樹掩映之中。一號房成了侍從室。二號房為蔣介石臥室。三號房是蔣介石的辦公室。四號房為會議室。五號房則為秘書室。這樣,五間廳便成了行轅的中樞。四周有憲兵和蔣介石的侍衛嚴密警戒著。那裡,原本沒有電燈。為著蔣介石的到來,在那安裝了一臺發電機,使五間廳及其四周有了明亮的電燈。蔣介石與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