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他按照家鄉風俗,給各家親友都準備了一份用紅紙封著的糖果費。幾天過去,他和老家的幾十位親友見了面,唯獨沒見到表弟唐聯升,只聽說唐聯升外出未歸。
陳毅同志離開樂至到達成都後,又向弟弟陳季讓(當時任樂至縣副縣長)提起沒有見到表弟唐聯升的事,陳季讓這才把實情告訴他:“唐聯升不僅在家沒外出,還被人看守著哩!他是個地主分子,幹部們研究,不能讓他跟你副總理見面。”
陳毅同志聽了非常生氣。“唉,真沒想到,你們硬是‘左’得出奇。我可以同帝國主義分子見面,可以同戰爭販子見面,卻不可以同一個地主分子見面,而且他還是我表弟!再說,我做了多年統戰工作,如果連親友的統戰工作都做不好,還能做好全國、全世界的統戰工作?”他停了停,又說:“其實,我們提出改造地主分子,也絕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只是強迫他們幹笨重的體力勞動,主要是改造思想。他們當中有文化知識的,有一技之長的,要大膽使用,腦力勞動也是勞動嘛。如果他們為人民做出貢獻,人民是會歡迎他們的。”
和弟弟分別時,陳毅同志誠摯地說:“叫唐聯升來北京,我在北京見他。”並叫他把那個未送出去的紅紙錢封轉交給唐聯升。不久,唐聯升接到了陳毅同志贈送的錢封和上北京的邀請,使他受到莫大的鼓舞。從此,這個紅紙錢封便成了唐聯升家的傳家寶,也成了當地幹部學習陳毅同志正確執行黨的政策的一份珍貴的教材。
點戲
陳毅同志一行回到成都,省裡領導知道陳毅同志喜愛川劇,就給他安排了一個川劇晚會。
陳毅同志得知非常高興,說:“我30多年沒回故里了,可鄉音未改,鄉情倍增,能看到家鄉戲是我的眼福啊!我早年在鄉,就是個川戲迷哩!”
省裡一位領導就熱忱地請陳毅同志“點戲”。他笑道:“客聽主安排吧!我對川劇界的情況瞭解不多。陣容情況、演出情況知道得更少。戲要沒‘點’好,就出難題了。給演員自由,他們自有拿手好戲的。”
晚飯後,陳毅同志一行早早去了錦江劇場。演員們對陳毅同志十分崇敬,有的一年前出國演出在京期間還去他家作過客,他們是老朋友了。大家蜂擁而至,同他親切地擺起“龍門陣”來。
猛然間,劇院負責人跑來向陳毅同志索取“戲單”了。陳毅同志推辭—陣後,便從懷中摸出一張摺疊的紙來。頓時,大家欣喜地注視著,都想知道陳老總“點”的是什麼戲。
劇院負責人很風趣,他接過“戲單”並不急著開啟,神秘地笑了笑,言道:“陳老總,我想猜猜,你‘點’的戲,很可能在我們準備的節目之中呢!”
陳毅同志聽了大吃一驚,忙問:“那你說說,我‘點’的是哪兩折戲?”
“你家姑奶奶的戲唄!《秋江》,還有《思凡》。”劇院負責人胸有成竹地大聲說著,隨即開啟紙疊一看,不出所料,陳毅同志“點”的正是這兩折戲!大家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陳毅同志驚愕了。這位運籌帷幄多年的元帥,今天被川劇界的朋友給“算”著了。他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寫“戲單”時旁無一人啊!
原來,這事還得從10年前說起。那是1949年12月,陳毅同志參與指揮的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取得勝利後的一個晚上,陳毅同志在前沿陣地觀看戰地文工團的演出。節目有京戲、黃梅戲、秧歌劇和歌舞。陳毅同志看後感嘆道:“今晚的演出很好,但總覺不過癮。要有一出川劇就好了。”
文工團的同志問他:“陳老總,你喜歡川劇中的哪些劇目?”
他笑著說:“川劇中的優秀劇目很多。不過,我倒特別喜歡我家姑奶奶的戲呢!”
“你家姑奶奶的戲,是什麼戲?”在場的人都驚奇地問。
陳毅同志放聲大笑道:“就是《陳姑趕潘》,也叫《秋江》。所謂陳姑,顧名思義,當然是我們陳家的姑奶奶羅!”他感慨地說,“這折戲寫的是一個尼姑渴望自由,渴望解放的事。劇中人不多,一老一少,有說有笑,有唱有舞,趣味橫生。川劇中另一齣戲《思凡》也很好,也寫的是一個尼姑嚮往自由的事。在封建社會里她們的理想是無法實現的。我們今天為解放全中國而奮鬥,正是為了實現勞動人民千百年來的願望,獲得徹底的翻身解放呢!也正是為了被壓在最底層的婦女的徹底解放啊!”
誰知,陳毅同志當年的這番即興談話,竟傳到了川劇界。那天,劇院負責人就是按照這樁鐵聞,特地安排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競華、周企何等來擔任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