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祿指揮若定啊!楚風在官艙中觀戰,向旁邊的李鶴軒笑道:“看,山崖聳立壁立千仞,確實是個險地,可惜張世傑不善水戰,老把船連成城寨,搞陸戰守城那套。 海軍,就得主動出擊、必攻不守,殲敵於海上,怎麼能搞被動防守呢?”
或許。 是農耕民族在遊牧鐵騎的壓力下,憑堅城固守地傳統吧,不僅宋末張世傑在崖山結船寨固守,後世甲午中的劉公島,北洋水師不就是小挫之後便一直在那兒固守,最終將制海權拱手讓人的嗎?
主動出擊,必攻不守。 這是海軍征服遠洋的精神,這是藍水海軍的精神。 楚風的話被進來報告的海軍副司令兼艦長李順聽到耳中,他渾身一震,將這句話牢牢地刻進心底,若干年後,還被刻在了大漢海軍學院地正門上。
“報告漢王,張弘範座船上出現身穿大宋丞相服色地人,似被敵人挾持。 此事超出作戰預案,請漢王定奪。 ”
漢軍軍制,有預案就照辦,沒有地、超出的,由統帥部軍事戰時體系內,在場職位最高者決斷。 若是楚風沒在船上,侯德祿就能全權決斷,但有最高統帥在。 就必須按規矩報告上級。
文天祥,大宋朝的最後一位丞相!楚風一眼就認出了老熟人。 張世傑的部下、那個討厭的左軍都統陳寶正把鋼刀架到他脖子上,另外一個人並不認識。
“那是陳家五虎的老大,陳懿。 ”李鶴軒一眼認出這個情報司地重點關注物件。
張弘範準備逃跑,船上兵丁哭爹叫娘四下亂竄,文天祥悄悄躲到了底艙。 大宋朝的丞相準備等沉船時浮水逃生,流經家鄉的贛江急流,使他在青年時代就有了精良的水性。 也許是忙亂中出錯,也許是害怕帶著這位大人物會引得漢/宋水軍窮追不捨,張弘範並沒有派人搜捕。
陳懿在最後時刻想到的救命稻草就是文天祥,不管琉球人朝不朝宋,姓楚的絕對擔不起逼死文丞相的千古罵名!
兩人發動了全船水兵,想逃生,就抓住文天祥,於是。 他們很快達到了目的。
接舷、跳幫。 降者免死地呼喝中,水兵們紛紛丟下手中武器。 投降了事——他們是北方漢人,蒙元體系中的第三等奴才,士氣一向比不得蒙古軍、探馬赤軍,主帥逃跑的情況下指望他們替大元朝死戰到底,還不如日本人指望“神風”來得現實。 他們跟著二陳,就是想保住腦袋,既然降者免死,就沒必要再鬧了。
陳懿陳寶很快就成了孤家寡人,但他們有恃無恐,陳寶的刀架在文天祥的脖子上,“誰敢前進一步,老子就拿姓文的陪葬!”
他地聲音發飄發顫,拿刀的人因為恐懼而色厲內荏,刀口下的人卻神色自若,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漢之興,宋必歸於漢,蒙元覆滅有期。 自己這位大宋丞相,對人世還有什麼貪戀呢?可惜,可惜看不到驅除蒙元出大都的那一天了,這是文天祥內心的唯一遺憾。
他已決定把脖子往刀口上一擦,對,一擦,很快的,應該不會太痛——對於引張弘範大軍劫自己後路,殺害梅州無數百姓將士的罪魁禍首,文天祥寧願死於刀下,也決不願放過他。
漢軍水兵的腳步停下了,他們知道這位文丞相不僅是漢王的好友,還是曾經和陸軍在贛南並肩作戰的戰友,生死與共地戰友!
死到臨頭還冥頑不靈!楚風搖了搖頭,身後兩個人舉起了手上地步槍。
那,那是個什麼東西?一根黑漆漆的鐵管子?這是陳寶最後一個念頭,“砰”,他地胸口就多了老大的兩個血洞。
空著手的陳懿沒有享受這般待遇,他嚇得下身一緊,又一鬆,竟然尿了褲子。
楚風和藹可親的問他:“想吃包餃子,還是板刀面?”
陳懿什麼都沒吃到,因為漢軍根本沒有板刀,十把刺刀從不同角度穿過他的身體,罪惡的靈魂下了地獄。
“報告,我軍大勝,擊沉敵大船三十五艘,俘獲六十八艘!李順正在指揮部隊,營救落水的宋軍將士!”侯德祿從船長室下來,一臉喜色。
不,楚風看了看涯門內混亂的行朝軍民,能用火炮解決的戰爭已經結束,不能使用火炮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第193章 星火燎原
張弘範敗了!
山東以奇兵擒李璮于堅城之下,襄樊之戰親率五千鐵騎側後迂迴神兵天降,摧破南宋第一名將張世傑麾下三萬大軍,廣南東路翻山越嶺連夜奔襲,一舉擒獲大宋丞相文天祥,張弘範身為漢人,早已成為蒙古大汗、大元皇帝忽必烈手中所握最鋒利的一柄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