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有星孛於太微。
板楯蠻寇亂巴郡,連年討之,不能克。帝欲大發兵,以問益州計吏漢中程包,對曰:“板楯七姓,自秦世立功,復其租賦。其人勇猛善戰。昔永初中,羌入漢川,郡縣破壞,得板楯救之,羌死敗殆盡,羌人號為神兵,傳語種輩,勿復南行。至建和二年,羌復大入,實賴板楯連摧破之。前車騎將軍馮緄南征武陵,亦倚板楯以成其功。近益州郡亂,太守李顒亦以板楯討而平之。忠功如此,本無噁心。長吏鄉亭更賦至重,僕役棰楚,過於奴虜。亦有嫁妻賣子,或乃至自剄割,雖陳冤州郡,而牧守不為通理,闕庭悠遠,不能自聞,含怨呼天,無所叩訴。故邑落相聚以致叛戾,非有謀主僭號以圖不軌。今但選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煩征伐也。”帝從其言,選用太守曹謙,遣宣詔赦之,即時皆降。
八月,起四百尺觀於阿亭道。
冬,十月,太尉許彧罷;以太常楊賜為太尉。
帝校獵上林苑,歷函谷關,遂狩於廣成苑。十二月,還,幸太學。
桓典為侍御史,宦官畏之。典常乘驄馬,京師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典,焉之孫也。
孝靈皇帝中光和六年(癸亥,公元一八三年)
春,三月,辛未,赦天下。
夏,大旱。
爵號皇后母為舞陽君。
秋,金城河水溢位二十餘里。
五原山岸崩。
初,鉅鹿張角奉事黃、老,以妖術教授,號“太平道。”咒符水以療病,令病者跪拜首過,或時病癒,眾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轉相誑誘,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