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3 / 4)

小說:資治通鑑 作者:死磕

驃騎將軍,封上庸王;封安東將軍霸為吳王,左賢王友為范陽王,散騎常侍厲為下邳王,散騎常侍宜為廬江王,寧北將軍度為樂浪王;又封弟桓為宜都王,逮為臨賀王,徽為河間王,龍為歷陽王,納為北海王,秀為蘭陵王,嶽為安豐王,德為梁公,默為始安公,僂為南康公;子鹹為樂安王,亮為勃海王,溫為帶方王,涉為漁陽王,�為中山王;以尚書令陽騖為司空,仍守尚書令。命冀州刺史吳王霸徙治信都。初,燕王皝奇霸之才,故名之曰霸,將以為世子,群臣諫而止,然寵遇猶逾於世子。由是俊惡之,以其嘗墜馬折齒,更名曰缺;尋以其應讖文,更名曰垂;遷侍中,錄留臺事,徙鎮龍城。垂大得東北之和,俊愈惡之,復召還。

五月,江西流民郭敞等千餘人執陳留內史劉仕,降於姚襄。建康震駭,以吏部尚書周閔為中軍將軍,屯中堂,豫州刺史謝尚自歷陽還衛京師,固江備守。

王擢拔陳倉,殺秦扶風內史毛難。

北海王猛,少好學,倜儻有大志,不屑細務,人皆輕之。猛悠然自得,隱居華陰。聞桓溫入關,披褐詣之,捫蝨而談當世之務,旁若無人。溫異之,問曰:“吾奉天子之命,將銳兵十萬為百姓除殘賊,而三秦豪傑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遠數千裡,深入敵境。今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知公心,所以不至。”溫嘿然無以應,徐曰:“江東無卿比也!”乃署猛軍謀祭酒。

溫與秦丞相雄等戰於白鹿原,溫兵不利,死者萬餘人。初,溫指秦麥以為糧,既而秦人悉芟麥,清野以待之,溫軍乏食。六月,丁丑,徙關中三千餘戶而歸。以王猛為高官督護,欲與俱還,猛辭不就。

呼延毒帥眾一萬從溫還。秦太子萇等隨溫擊之,比至潼關,溫軍屢敗,失亡以萬數。

溫之屯灞上也,順陽太守薛珍溫徑進逼長安,溫弗從。珍以偏師獨濟,頗有所獲。及溫退,乃還,顯言於眾,自矜其勇而咎溫之持重;溫殺之。

秦丞相雄擊司馬勳、王擢於陳倉,勳奔漢中,擢奔略陽。

秦以光祿大夫趙俱為洛陽刺史,鎮宜陽。

秦東海敬武王雄攻喬秉於雍;丙申,卒。秦主健哭之嘔血,曰:“天不欲吾平四海邪?何奪吾元才之速也!”贈魏王,葬禮依晉安平獻王故事。雄以佐命無勳,位兼將相,權侔人主,而謙恭泛愛,遵奉法度,故健重之,常曰:“元才,吾之周公也。”子堅襲爵。堅性至孝,幼有志度,博學多能,交結英豪,呂婆樓、強汪及略陽梁平老皆與之善。

燕樂陵太守慕容鉤,翰之子也,與青州刺史硃禿共治厭次。鉤自恃宗室,每陵侮禿。禿不勝忿,秋,七月,襲鉤,殺之,南奔段龕。

秦太子萇攻喬秉於雍,八月,斬之,關中悉平。秦主健賞拒桓溫之功,以雷弱兒為丞相,毛貴為太傅,魚遵為太尉,淮南王生為中軍大將軍,平昌王菁為司空。健勤於政事,數延公卿諮講治道,承趙人苛虐奢侈之後,易以寬簡節儉,崇儒禮士,由是秦人悅之。

燕大調兵眾,因發詔之日,號曰:“丙戌舉。”

九月,桓溫還自伐秦,帝遣侍中、黃門勞溫於襄陽。

或告燕黃門侍郎宋斌等謀奉冉智為主而反,皆伏誅。斌,燭之子也。

秦太子萇之拒桓溫也,為流矢所中,冬,十月,卒,諡曰獻哀。

燕王俊如龍城。

桓溫之入關也,王擢遣使告涼王祚,言溫善用兵,其志難測。祚懼,且畏擢之叛己,遣人刺之。事洩,祚益懼,大發兵,聲言東伐,實欲西保敦煌,會溫還而止。既而遣秦州刺史牛霸等帥兵三千擊擢,破之。十一月,擢帥眾降秦,秦以擢為尚書,以上將軍啖鐵為秦州刺史。

秦王健叔父武都王安自晉還,為姚襄所虜,以為洛州刺史。十二月,安亡歸秦,健以安為大司馬、驃騎大將軍、幷州刺史,鎮蒲坂。

是歲,秦大飢,米一升直布一匹。

卷第一百

【晉紀二十二】 起旃蒙單閼,盡屠維協洽,凡五年。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永和十一年(乙卯,公元三五五年)

春,正月,故仇池公楊毅弟宋奴使其姑子梁式王刺殺楊初;初子國誅式王及宋奴,自立為仇池公。桓溫表國為鎮北將軍、秦州刺史。

二月,秦大蝗,百草無遺,牛馬相�敢毛。

夏,四月,燕王俊自和龍還薊。先是,幽、冀之人以俊為東遷,互相驚擾,所在屯結。群臣請討之,俊曰:“群小以朕東巡,故相惑為亂耳。今朕既至,尋當自定,不足討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